全文檢索
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醫藥環保)
時間:2015-02-24 11:43來源:環保部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醫藥環保)
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防治環境污染,完善環保技術工作體系,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以當前技術發展和應用狀況為依據,可作為制藥工業(化學合成類、發酵類及制劑類)污染防治工作的參考技術資料。
本指南由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提出并組織制訂。
本指南起草單位:河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
本指南由環境保護部解釋。
目錄
前言.I
1. 總則.1
1.1 適用范圍1
1.2 術語和定義.1
2. 生產工藝及污染物排放.1
2.1 生產工藝及產污環節.1
2.2 污染物排放.3
3. 制藥工業污染防治技術.5
3.1 產品生產工藝過程污染預防技術5
3.2 水污染物末端治理技術.9
3.3 大氣污染物末端治理技術.15
3.4 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及處置技術20
4. 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21
4.1 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概述21
4.2 工藝過程污染預防可行技術24
4.3 水污染物排放控制可行技術25
4.4 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可行技術35
4.5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可行技術38
附錄A .39
(資料性附錄)39
制藥工業典型產品工藝流程及排污節點39
附錄B .48
制藥工業代表性藥物廢水產生量及廢水水質概況.48
1. 總則
1.1 適用范圍
本指南適用于化學合成類、發酵類及制劑類制藥工業企業,產品與藥物結構相似的獸藥生產企業可參照采用。
生物工程類、提取類、中藥類制藥工業企業的污染防治可行技術并未包含于本指南中。
1.2 術語和定義
1.2.1 發酵類制藥
指通過發酵的方法產生抗生素或其他的活性成分,然后經過分離、純化、精制等工序生產出藥物的過程,按產品種類分為抗生素類、維生素類、氨基酸類和其他類。其中,抗生素類按照化學結構又分為β—內酰胺類、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多肽類和其他。
1.2.2 化學合成類制藥
采用一個化學反應或者一系列化學反應生產藥物活性成分的過程。
1.2.3 制劑類制藥
指用藥物活性成分和輔料通過混合、加工和配制,形成各種劑型藥物的過程。
2. 生產工藝及污染物排放
2.1 生產工藝及產污環節
2.1.1 發酵類制藥
發酵類制藥生產工藝流程一般為:種子培養、微生物發酵、發酵液預處理和固液分離、提煉純化、精制、干燥、包裝等步驟。種子培養階段通過搖瓶種子培養、種子罐培養及發酵罐培養連續的擴增培養,獲得足夠量健壯均一的種子投入發酵生產。發酵液預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將菌體與濾液分離開,便于后續處理,通常采用過濾法處理。提取分從濾液中提取和菌體中提取兩種不同工藝過程,產物提取的方法主要有萃取、沉淀、鹽析等。產品精制純化主要有結晶、噴霧干燥、冷凍干燥等幾種方式。
附件下載:
|
相關文章
- 制藥行業廢水污染控制技術(醫藥環保)2015-03-25
- 2015年藥用吸入式氣霧劑用CFCs豁免批準量2015年 第44號(醫藥環保)2015-07-02
- 2023中國汽車拆解大會 暨上海國際汽車拆解裝備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展覽會2023-08-17
- 2023中國青島綠色發展大會暨山東青島宜居博覽會2023-08-31
- 第四屆海峽城市環境論壇&第四屆廈門國際環保展2023-10-11
- IBS 2024第十二屆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2023-10-31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