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污染防治共性關鍵技術獲多項突破(2)
應用技術平臺力促源頭減排 搭建工藝平臺,實現電解車間無廢水外排處理;建設多種重金屬一體在線聯合檢測與仿真數據平臺,實現流域重金屬過程監測 記者了解到,電解車間是電解錳和電解鋅關鍵生產車間,廢水產生量大、重金屬污染物濃度高、種類多。其根本原因是設備簡陋、工藝落后、自動化水平低。傳統電解車間工序多,各工序相互孤立,主要依靠簡單粗放的人工勞動,不但操作環境惡劣,而且用工多、效率低。 “錳鋅濕法冶金行業重金屬水污染物過程減排成套工藝平臺”課題組根據先減量、再循環的原則,成功研發了重金屬廢水固相源源削減智能技術、重金屬廢水液相源源削減及過程減排技術,以及多功能機械手集成技術等9項清潔生產技術和關鍵裝備制造技術。目前,這套平臺已經在法國康密勞公司、寧夏天元錳業有限公司、重慶市秀山三潤礦業有限公司等國內外多家電解錳、電解鋅企業推廣應用,徹底摒棄了在電解錳、電解鋅行業電解車間使用了70多年的高壓水槍和100多年的泡板槽,實現了電解車間無廢水外排處理。 據了解,這套工藝平臺是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成套裝備,在重金屬水污染物源頭削減、智能技術和價格方面具備明顯優勢。 針對現有重金屬在線檢測儀集成度不高、穩定性差等問題,“湘江水環境重金屬污染整治關鍵技術研究與綜合示范”課題組研制了鉛、鎘、銅、鋅、錳五位一體在線聯合檢測儀和砷、鉻、汞在線分析儀,數據有效率保證在95%以上,實現了對5種重金屬的快速、靈敏和低擾聯測,有效保障了飲用水的安全。 課題依托湖南力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成了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器中試平臺和標準化生產線,形成了年產200臺(套)以上的生產能力,年銷售收入達2500余萬元,利潤額超過560萬元,經濟效益明顯。研發的儀器已廣泛應用于環保、電鍍、冶煉等領域的水質監測,并在廣西龍江鎘污染以及高州水庫、紫金礦業等重金屬污染事故現場和預警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課題組還建立了“湘江水環境重金屬污染仿真與管理決策系統”平臺,提高了湖南省湘江流域水環境的監管、流域水環境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跨行政區域的協同管理、信息發布和輔助決策等管理能力。 |
相關文章
- 重金屬污染防治與環境修復項目招標采購評價推介啟動2014-12-09
- 2023中國汽車拆解大會 暨上海國際汽車拆解裝備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展覽會2023-08-17
- 2023中國青島綠色發展大會暨山東青島宜居博覽會2023-08-31
- 第四屆海峽城市環境論壇&第四屆廈門國際環保展2023-10-11
- IBS 2024第十二屆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2023-10-31
- 第十六屆上海國際水展2024-05-0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