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我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發展歷程?
時間:2015-08-11 10:02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張杰 點擊:
次
去年以來,我國政府積極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國家層面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有的地方政府也出臺了具體實施方案。
去年以來,我國政府積極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國家層面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有的地方政府也出臺了具體實施方案。
實踐一年來,這些政策措施能否滿足行業發展及規范市場的需求?是否還需要制定具體的措施、辦法和制度?近日記者采訪了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新環境”)營銷總監、監事會主席王月淼。
“第三方”概念和主體責任需進一步明確
概念不明確,產生不公平競爭;依照“誰排污,誰付費;誰治污,誰負責”原則明確主體責任
記者:在我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最早起始于哪些行業?其前身是什么?
王月淼:在我國,最早的環保產業起始于火電廠脫硫業務,最早的第三方治理可以說也是始于電力行業脫硫改造。
“十五”以來,國內火電廠大規模裝設煙氣脫硫設施極大激發了國內脫硫產業的超速發展。2007年,為改變我國電力行業脫硫裝置建設質量及運行管理等方面所暴露出來的問題,發揮專業公司的專業優勢,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國家環保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火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工作的通知》,推行將污染治理工程的投資、設計、施工和運營于一體的特許經營模式,以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火電廠煙氣脫硫設施長期穩定可靠運行。
特許經營模式對于改善二氧化硫治理水平、提高脫硫設施建造質量、緩解電廠資金壓力、發揮專業化脫硫公司的優勢、促進環保技術進步和環保產業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清新環境(原北京國電清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有幸成為國家首批確定的7家火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環保企業之一,也因此擁有了良好的創新平臺,有效地促進了清新環境的技術創新和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記者:近年來關于第三方治理,國家制定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去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如何評價這個政策?
王月淼:《意見》屬于框架性的規定,有些條款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在規范和建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場過程中,應該明確第三方和獨立第三方的概念,努力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第三方市場。
目前市場上有獨立的第三方治理企業,也存在排污企業衍生的環保企業,在同時參與與其關聯企業的治污項目時,兩者存不公平競爭,如無約束,不利于推動產業的技術進步,也不利于形成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
當前,市場上就存在排污企業衍生的環保企業承攬其關聯排污企業的項目,然后,再轉包給其他環保企業運行的現象。既破壞了市場秩序,又加重了排污企業的負擔,還不利于衍生環保企業的技術進步。
記者:排污企業和環保企業的主體責任是否明晰?應該怎樣界定排污企業和環保企業的責任?
王月淼:按照《意見》,環保企業已經成為一個市場主體,但是排污企業與環保企業的責任規定還不太明確。應該依照“誰排污,誰付費;誰治污,誰負責”的原則,依據資產關系作為責任界定的基礎,進一步明確雙方的主體地位和責任界限。原則上應該是資產所有方承擔不治污的責任,而治污方承擔處理不達標的責任,雙方在各自責任范圍內承擔有限責任。
費用支付方式和融資渠道需理順
應該由支付平臺把環保電價補貼支付給環保企業
記者:您認為當前的費用支付方式是否有利于促進行業發展?融資渠道怎樣?有何建議?
王月淼:目前,環保電價補貼是按照“電網→排污企業→環保企業”的順序支付的。這種方式不利于環保企業得到環保電價補貼。應該由政府出面建一個支付平臺,電網把環保電價補貼交給支付平臺,有一個監督評價機構對環保企業是否履行治污責任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通知支付平臺把環保電價補貼支付給環保企業。
當前環保企業融資渠道需要拓寬和理順,因為一般的環保企業(尤其是沒有上市的企業)嚴重缺乏環境治理前期投資與研發資金。沒有環保金融的創新機制,很難促進第三方治理的健康持續發展。
政府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
加強行業監管,建立健全糾紛解決機制,減少地方保護
記者:在當前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糾紛解決機制方面,政府應發揮怎樣的作用?
王月淼:由于環保設施都依附于排污企業,環保企業對排污企業有一定的依賴性,環保企業在與排污企業發生糾紛時往往處于弱勢地位,環保企業幾乎很難有話語權。比如,如果已經簽訂合同、項目已經開始建設、或已經開始運行,這時排污企業解除合同怎么辦?
為了維護排污企業和環保企業雙方的對等利益,作為三方中的其中一方——政府,應該加強第三方治理的法律法規建設及行業監管,引導市場規范運作,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尤其是第三方環保治理企業。
建議增加解除合同的合理約束條件,建立健全糾紛解決機制,以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
|
相關文章
- 《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解讀2017-09-04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宏觀環境政策有哪些?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主要政策趨向?2023-07-0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原料渠道2023-08-25
- 生態環境部《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答記者問2024-09-1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