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誰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主體?
時間:2015-10-16 09:24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近年來給很多地區的農民生活帶來了較大變化,但隨著時間推移,一些整治項目出現停運、工程設施曬太陽等情況,一些地方污染再次返鄉。為何出現這種現象?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在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長效機制并未完善,相關人的權利、義務未進一步理順。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近年來給很多地區的農民生活帶來了較大變化,但隨著時間推移,一些整治項目出現停運、工程設施曬太陽等情況,一些地方污染再次返鄉。為何出現這種現象?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在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長效機制并未完善,相關人的權利、義務未進一步理順。
在一些地方,由于思想引導不到位或政府大包大攬的工作方式,農戶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是政府工程,是政府必須要完成的工作任務。因此,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開展過程中,一些農戶只是被動配合,甚至提出其他不合理要求。整治項目結束后,這類村莊很快就會恢復污染原貌。
在一些地方,政府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介入只是簡單的重金投入。但財政資金投入越多,一些農戶的依賴性越強。依靠財政投入模式的運行維護成本高,很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貧困地區的縣級財政往往難以支撐。此外,重金投入模式容易引起不正當競爭,并導致整治工作不均衡。
在筆者看來,政府的主要職能不應是資金投入,而應是鼓勵引導。政府應積極宣傳推廣農村生態管理模式,選擇基礎比較好的村莊建設示范工程,達到“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固然體現了領導的政績,但直接受益的是廣大農戶。農戶享受了生存空間改善產生的環境效益,提高了生活質量。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來說,財政資金固然要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巧力,但農戶也應積極參與資金籌措。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農戶投入為主,與工業企業“誰污染、誰治理”或“誰受益、誰付費”是一脈相承的。農村污染來自每家每戶的排放,一個農戶就是一個獨立的污染單元,也是相應的治理主體。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市場經濟原則,農戶要約束自己的生活行為,盡量少制造環境污染;對必須開展的環境整治工作,應按購買環境服務的方式支付資金。
筆者認為,組織農戶通過眾籌的方式進行綜合治理,并不是巧立名目攤派,而是一種督促農戶履行環境保護責任的有效途徑。
從農村現實情況看,農戶主動投錢開展村莊環境綜合治理并不是非常困難。如果不考慮勞動成本,配齊污水四格凈化池、垃圾桶等全套設施,每戶投入不超過3千元,如果每年再投入不足千元就可以實現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
據筆者了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運營維艱并不是由于投入太大,農戶不能承受,而是由于對農戶教育、引導不夠,沒有使其深刻認識到這種投入的必要性,農戶出錢的自覺性未有效激發。
|
相關文章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宏觀環境政策有哪些?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主要政策趨向?2023-07-0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原料渠道2023-08-25
- 生態環境部《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答記者問2024-09-12
- 《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與自愿減排市場銜接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2024-09-1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