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綠色金融從何處破題?
時間:2015-11-26 10:55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其中第二十四條強調要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基金。在此之前,無論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還是最近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都明確要發展綠色金融。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其中第二十四條強調要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基金。在此之前,無論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還是最近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都明確要發展綠色金融。
11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要通過創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導和激勵更多社會資金投資于環保、節能、清潔能源、清潔交通等綠色產業。
在今年國合會年會召開期間,《綠色金融改革與促進綠色轉型研究》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全面梳理了我國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的挑戰和問題,并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而就在此前一天,第三屆中國責任投資年會論壇年會在北京召開,主題就是綠色金融與可持續交易所。
金融是現代社會的核心,綠色經濟轉型迫切需要綠色金融的支持。那么,我國的綠色金融改革面臨哪些挑戰?未來發展需要什么樣的政策措施推動,以更好地服務于綠色經濟?
整個金融體系如何綠色化?
綠色金融供給嚴重不足,巨大的資金需求與金融機構綠色投資愿望不能有效銜接
《報告》指出,綠色金融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尋找最有效的途徑綠色化整個金融體系、調動社會資金支持綠色發展,同時減少對資源和環境消耗型企業的投資。研究認為,我國未來每年至少需要兩萬億元人民幣以上的綠色投資,融資需求巨大。
盡管我國在綠色信貸、PPP等方面也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但供給嚴重不足仍是我國綠色金融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根據課題組的核算,2013年實現環境無退化水平的綠色金融資金需求是3.7萬億元,但2013年實際的綠色投資額(包括財政資金和社會資金)僅為0.9萬億元,資金缺口高達2.8萬億元。
《報告》認為,是支撐綠色投資的制度體系不完善,中國巨大的綠色金融資金需求與金融機構的綠色投資愿望不能有效銜接,導致了綠色金融供給嚴重不足。
具體而言,一方面,是目前實際的綠色金融資金需求不足。環保政策及標準必須足夠嚴格,才會為企業及其他機構創造足夠的動力,推動新的綠色項目。如果缺乏客戶需求或對項目特性不夠熟悉,金融機構就不會投資。
另一方面,是資金需求與供給主體之間的信息傳導機制和橋梁構建不足。環境法規和綠色標準的頒布,將導致綠色融資需求產生,但這只是潛在融資需求,要轉化為現實供給能力,金融機構必須獲得充分信息,了解這些環境政策和綠色標準將作用于哪些產業,這些產業的融資特點和風險特征是什么,其收益來源的產生機制是什么,以及如何正確評估綠色項目的風險等。
因此,《報告》建議,要搭建綠色金融需求與供給橋梁,以保障綠色金融資金需求與供給渠道的持久暢通。
綠色投資能賺錢嗎?
興業銀行綠色金融不良資產率僅為0.22%,但綠色信貸發展還有不少制約
作為國內第一家赤道銀行,興業銀行在綠色金融方面進行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很多場合,興業銀行環境金融部市場開發處處長陳亞芹都會分享一組數據:截至目前,興業銀行累計投放了超過7000億元的綠色金融支持,現在余額超過3700億元,但不良資產率僅為0.22%,而興業銀行在今年三季報中披露的全行不良資產率為1.59%。“這說明,我們做這項工作具有很大的意義和價值,不僅能實現環境效益,而且的的確確能夠實現商業化運營。”
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陸續發布了一些關于綠色信貸的政策措施,鼓勵商業銀行投資綠色行業,但從執行情況來看,綠色信貸發展還受到許多制約。
比如,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的短期性與綠色項目的較長期性不匹配,政策和法律環境對綠色信貸的激勵機制和對污染性投資的懲罰力度有限.同時,商業銀行缺乏一批了解綠色技術、熟悉綠色項目業務模式的信貸和客戶管理隊伍及對綠色項目的評估能力。
但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綠色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仍將是綠色信貸。為此,《報告》建議,應該從加快銀行綠色化、加大財政貼息對綠色信貸的杠桿作用、明確銀行的環境法律責任3個方面來推動綠色信貸發展。
作為實踐者,陳亞芹認為,我國對綠色銀行的監管政策并不落后于國際,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還需要一些配套環境和措施。“現在,國內關于綠色金融的政策仍以鼓勵性政策為主,真正有激勵作用的政策還相對比較有限。我們一直呼吁在財稅政策方面給予考慮,現在也在推進過程中,但還沒有真正實施。”
陳亞芹表示,現在國內綠色發展的市場空間很大,銀行也有內生動力開展這方面的業務,但這種意識還沒有有效傳導到融資端,還需要進行綠色投資者的培養。
如何做到綠色投資?
《綠色投資手冊》規范綠色影響力評估,還需進行本土化
在第三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年會上,財政部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焦小平和英國綠色投資銀行可持續金融總監Gavin Templeton共同發布了《綠色投資手冊》中文版。
記者了解到,《綠色投資手冊》介紹了一系列的指南文件、清單和表格模板,內容從盡職調查指南和風險評估到報告框架和綠色影響力的計算方法,就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評估、監測和報告投資項目的綠色影響力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據悉,這一手冊的中文版是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所達成的政策成果之一。英國綠色投資銀行希望借此鼓勵投資者進一步考慮降低相關投資風險,將更多投資導向綠色低碳經濟。
英國綠色投資銀行可持續金融總監Gavin Templeton說:“我們最常被問
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綠色投資’,而這一手冊正好回答了這一問題,它詳細說明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并使用一套有效的方法來進行綠色投資。我希望也可以借此進一步規范投資領域對綠色影響力的評估。”
但也有與會者認為,這一投資手冊要在中國落地,還需要更多結合國情進行本土化。
陳亞芹說,她對這個手冊的內容及一些具體措施非常有感觸,一些原則也在他們的工作中得到了應用。“我理解的綠色金融有兩個層面的意義:一方面偏重于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這其實是納入到銀行本身的風險管理體系中,也就是如何把一些傳統業務綠色化;另一方面就是抓住綠色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商機,服務好這些綠色產業的客戶。”
綠色債券受青睞
滿足節能環保項目需要中長期信貸支持的要求,有助于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報告》中列出了“十三五”期間綠色金融改革需要優先突破的七大領域,位居首位的就是發展綠色債券。
《報告》指出,2014年,債券融資已經占我國社會融資總額的近20%,這一比例未來有望上升到30%。但是,目前我國的綠色投資來源幾乎完全依賴綠色信貸,渠道十分單一?!秷蟾妗奉A測,未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有望提供20%~30%的綠色投資,成為僅次于綠色信貸的第二大綠色融資渠道。
《報告》認為,發行綠色債券,有助于提高銀行投放中長期綠色信貸的能力。因為大量節能環保項目需要中長期信貸支持,發行金融債券可以作為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有效解決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的問題。同時,也有助于解決綠色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為更好地配合綠色債券發行、統一規范發債流程,中國人民銀行正在領導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研究推進綠色金融的具體措施,同時起草綠色債券相關的指導性意見,并會在近期公布。
雖然關于綠色債券的指導性意見至今尚未出臺,但國內已經有多家機構躍躍欲試。
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遙認為,國內在發展綠色債券方面面臨的第一個困難就是要判斷什么是綠色的,因為只有明確了該支持的行業,才能從投資者或發行人角度給予相應的激勵措施。其次,就是募集資金的管理,確保這些資金真正投在綠色項目上。同時,環境意識也非常重要,相關方要進行足夠的信息披露。“雖然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已經有了很大提升,但仍然需要進行努力。對金融機構來說,現在更多考慮的仍是財務收益。”
周小川在撰文中指出,要進一步明確綠色債券的界定、分類和披露標準,培育第三方綠色債券評估機構和綠色評級能力。
|
相關文章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宏觀環境政策有哪些?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主要政策趨向?2023-07-0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原料渠道2023-08-25
- 生態環境部《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答記者問2024-09-12
- 《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與自愿減排市場銜接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2024-09-1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