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垃圾填埋場怎樣用得好用得久?
時間:2016-01-12 10:33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政企合作,優化項目,上海老港四期庫容提升80%
近年來,在PPP項目的落地中,不少問題隨之出現,引起業界擔憂。而在上海老港四期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這個有著10年歷史的PPP項目,至今仍在良好運營。記者日前實地考察了這一項目,對其建設、運營等情況進行了采訪。
政企雙方協商機制完善,共擔風險
上海老港四期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位于上海浦東新區老港鎮東部,地處東海灘涂圍墾區,占地面積361公頃。填埋場總庫容8000萬立方米,日均生活垃圾接收量8000噸。這一工程由法國威立雅集團和上海環境集團共同投資,于2005年12月正式投入運營。
雖然工程剛剛投運時,我國并沒有出臺相關PPP政策,但在無章可循的情況下,項目參與各方還是明確了風險。據了解,老港四期成功的原因在于與市場相關的風險由社會資本來承擔,而法律政策、垃圾供應等風險由地方政府承擔。此外,對于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突發事件產生的風險,由雙方共同承擔。
作為《上海市固體廢棄物處置發展規劃》中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老港四期總投資超過10億元,服務上海近1/3的人口。2005年項目建設時,日處理能力設定為4900噸/天。
由于老港四期填埋場建在軟泥之上,為控制填埋平衡,運營方采用了高緯填埋技術控制地基承受力。采用這一技術后,填埋場的庫容也得以增加。目前,老港四期正在分階段填埋,地下可填埋10米,地上填埋高度達到45米。
經過運營方不斷優化設計,老港四期在填埋場整體面積不增加的前提下,總庫容由4900立方米擴展為8000萬立方米,日處理能力提高到8000噸/天。老港四期的項目特許期限也由原來的20年增加到了45年。
特許期限和庫容量變了,項目條款是否也隨之改變?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政企雙方協商機制完善,項目條件發生變化后會重新協定收益等內容,一般平均2~3年進行一次協商。
目前,每天運送來的垃圾在填埋場門口就會通過動、靜兩用的雙向磅橋系統稱重,稱重信息自動上傳到上海市容局信息庫,由市容局與公司指定的第三方專業公司運營管理,確保數據的真實和系統的穩定運行。
治污、循環利用水平高
記者在現場看到,老港四期填埋場頂部被HDPE土工膜覆蓋,可防水、防臭、防蟲,只空出一小片填埋區域。填埋場底部也鋪設了雙層HDPE土工膜,防止垃圾滲濾液滲透。
而垃圾滲濾液在導排出后經過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MBR及超濾等工藝處理后,達到行業三級標準排入市政污水處理系統,每天的處理能力可達2400噸。
垃圾填埋后,在厭氧環境中發酵產生的填埋氣(沼氣)也可以回收利用。據計算,老港四期每年的氣體處理量可達8000萬立方米,每噸填埋垃圾產生的沼氣可發電2萬多度,可滿足近10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
目前,場區已安裝11臺15兆瓦的發電機組,每年可發電1億千瓦時。“這可以減排二氧化碳66萬噸,相當于200個上海植物園的吸碳量。” 威立雅環境服務(中國)公司建設總監兼填埋氣發電業務中國總經理孫雄良介紹說,未來老港四期還要回收煙氣中的余熱繼續發電。
|
相關文章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宏觀環境政策有哪些?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主要政策趨向?2023-07-0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原料渠道2023-08-25
- 生態環境部《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答記者問2024-09-12
- 《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與自愿減排市場銜接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2024-09-1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