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超低排放是中國發展戰略抉擇(2)
時間:2016-06-14 10:56來源:環境報 作者:朱法華 點擊:
次
超低排放是中國發展戰略抉擇
二是為大氣環境改善指明方向。根據全國環境統計公報,2010年我國廢氣二氧化硫排放量2185.1萬噸,較2005年的2549.3萬噸下降了364.2萬噸,其中電力行業(包括熱力供應)二氧化硫排放量從1277.2萬噸下降到984.4萬噸,下降了292.8萬噸,占全國下降量的80.4%。可見,電力行業煙氣脫硫為“十一五”期間全國二氧化硫減排任務完成做出了不小貢獻。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數據,“十二五”期間電力行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絕對減排量分別達626萬噸與700萬噸,主要依靠的是煙氣脫硫、脫硝,超低排放起到關鍵作用。
2015年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顯示,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主要污染物濃度同比下降,PM2.5平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PM10平均濃度為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SO2平均濃度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9%;NO2平均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美國NASA衛星也觀測到中國的東部和中部地區實現了顆粒物的濃度降低,這與目前實施的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工程全部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非常吻合。可見,超低排放為大氣環境改善指明了方向。當然,不僅是電力行業要實施超低排放,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行業也需大力推行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減少污染物排放。
此外,大幅度降低城市終端能源的煤炭消費比例,是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途徑。如東京、巴黎、米蘭終端能源中均沒有煤炭消費,其中東京以電力消費為主,占40%,其次為天然氣和油品;巴黎以油品消費為主,占45%,其次是電力和天然氣;米蘭以電力消費為主,占46%,其次是天然氣和油品。
三是促進電力行業發展。2015年全國火電裝機容量9.90億千瓦,是2000年火電裝機容量2.38億千瓦的4.2倍。2015年火電機組發電量4.21萬億千瓦時,是2000年火電發電量1.08萬億千瓦時的3.9倍。但我國2015年電力行業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三大污染物的排放量全部低于2000年的排放水平,特別是近兩年來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為電力行業的發展贏得了空間。同時,電力行業供電煤耗持續下降,從改革開放之初1978年的471克/千瓦時降至2014年的318克/千瓦時,低于美國的供電煤耗359克/千瓦時。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僅得益于發電技術的進步,更得益于我國實施的“上大壓小”、“以新帶老”、“超低排放”等政策。
當然,煤電實現超低排放并不意味著燃煤電廠可以無限制建設。一方面我國煤炭資源有限,另一方面即使實現超低排放仍有污染物排放,對環境仍然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用清潔能源(包括清潔煤電)替代傳統能源,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是我們長期追求的目標。
超低排放前景如何?
超低排放具有必要性和重大意義,同時也具有可行性。
首先,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并作出系列部署。在全國尚無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工程正式投運之前,2014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提高煤電機組準入標準,新建燃煤發電機組污染物排放接近燃氣機組排放水平。2014年6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再次提出,提高煤電機組準入標準,對達不到節能減排標準的現役機組限期實施改造升級。2015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2015年12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2014年9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2015年12月,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相關的超低排放與節能改造計劃或方案。
其次,超低排放技術出現重大突破。2011年,業界還在為如何實現燃煤電廠達標排放而發愁,當時沒有成熟可靠的技術可以采用。在探索現有燃煤機組達標改造的過程中,2012年我國首次在燃煤電廠實施了濕式靜電除塵。檢測結果表明,不僅可以實現達標排放,而且遠低于排放限值要求。此后,低溫電除塵、旋轉電極電除塵、高頻電源供電電除塵、超凈電袋復合除塵等技術得到快速發展與應用。脫硫技術在傳統空塔提效技術的基礎上,又出現了雙pH值循環脫硫工藝、非空塔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并得到廣泛應用。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我國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機組從無到有。目前投運的超低排放機組容量已超過1.5億千瓦,并且在高灰分煤、高硫煤以及煤質變化幅度大的機組上實現了污染物超低排放。與國外煙氣脫硫、脫硝普遍具有旁路相比,我國燃煤電廠煙氣治理設施普遍不設旁路。許多電廠在超低排放改造的過程中,實現了節能與減排雙贏。
第三,國家和地方政府在經濟上予以支持。為了推動超低排放,國家和地方層面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經濟上予以支持。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2015年12月發布《關于實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支持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2014年9月,江蘇省物價局出臺《關于明確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環保電價的通知》;2014年5月,浙江省經信委、省環保廳發布《浙江省統調燃煤發電機組新一輪脫硫脫硝及除塵改造管理考核辦法》;2014年8月,山西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全省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的實施意見》等。
|
相關文章
- 哪些技術支持燃煤電廠實現“超低排放”?經濟性如何?2015-01-15
- 環保部官員解讀《火電廠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明確超低排放可行技術2017-07-06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宏觀環境政策有哪些?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主要政策趨向?2023-07-0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原料渠道2023-08-25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