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的10個熱門問題
在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推廣速度迅猛,到2015年底,累計推廣數量達54.4萬輛,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但在蓬勃發展中,也引發了諸多疑問:電動汽車碳排放量問題如何看待?電力資源能否支持持續增長電動汽車發展?智能電動汽車如何解決安全問題?科技部863計劃電動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長王秉剛詳細解讀了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的10個熱門話題,并做了重點解讀。 NO.1 電動汽車碳排放問題 目前在電動汽車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質疑聲音,認為電動汽車雖然是零排放,但發電的碳排放依舊影響到霧霾環境。王秉剛稱,一般小型的電動汽車百公里電耗是10度,每公里碳排為50克左右;而像特斯拉這樣的電動汽車則會達到40度,碳排達到每公里200克。對比燃油汽車,以百公里5升油耗為標準,碳排每公里達150克,這一碳排指標遠高過普通的電動汽車;而更大的SUV,每公里碳排放甚至達到450克。 因此,對電動汽車碳排放問題要研究生命周期碳排放,電動汽車碳排放與電動汽車百公里電耗存在關系,電動汽車不等于一定低碳,電耗太高碳排放也會提高。電動汽車碳排放問題需要進行規范,逐漸形成一個評價標準。 NO.2 電力資源能否支持電動汽車發展 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是否會增加電力資源負擔,國內目前的電力發展現狀能否支持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 王秉剛指出,電動汽車使用時間大部分在白天,夜間上路的時間并不多,因此電動汽車用電主要利用低谷電,少增加裝機容量,這樣不僅有利于平衡電網,更可減少儲能費用,未來還可以實現車網電力交易。電動汽車的發展不但不會使電網建設投資大量增加,恰恰還會改善電網運行效率,降低電網碳排放。 NO.3 是否要鼓勵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發展 在是否鼓勵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問題上,王秉剛認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是彌補純電動汽車續駛里程不足的技術方案,在相當長時期內將與純電動汽車并存,插電式動力系統與普通混合動力汽車具有通用性。此外,插電式混合動力特別適于要求高動力性、高環境適應性的汽車。 發展混合動力汽要提高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能效,提高輕量化水平、控制成本,考核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能耗時要分別考核純電行駛與混合動力狀況,只有都達到要求才能享受優惠政策。 NO.4 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不斷升級,成為行業、社會及輿論關注的焦點。王秉剛統計了20多場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大部分為新能源大客車,而事故基本不發生在運行階段,而是出現在充電過程中。進一步嚴格電池安全準入極為重要,需要防止粗制濫造的電池進入市場,對公交車這類高安全、高風險的產品更要提高安全標準。 NO.5 國內動力電池如何面對國際競爭 當前在車企及核心零部件企業領域,成長出一批優質本土企業,發展利好的同時,國內電動汽車發展尤其是動力電池也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 王秉剛建議一方面所有電池企業努力將自身產品做好,做高安全、高質量的產品;一方面國內車企要多支持本土電池企業的產品,避免出現國內新能源汽車必須大量使用國外動力電池的局面。 NO.6 國內電動汽車是否具備進入市場條件 王秉剛認為電池技術的進步決定著電動汽車的命運。隨著電池成本下降,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在成本上差別不大。考慮到傳統汽車排放要求繼續嚴格,車聯網的發展等有利因素,電動汽車將具有經濟優勢;同時從大幅減少排放考慮,國家會不斷出臺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 NO.7 基礎設施滯后如何緩解? 在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上,王秉剛透露,目前基礎設施問題已經被各級政府提上日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將加快推進國內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不過,應加快制訂、落實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補貼政策,加快充電接口統一標準實施,加快制訂充換電站聯網與付費標準化,更多關注充電安全等。 NO.8 如何評估現行的鼓勵政策 對當前熱議的補貼政策問題,王秉剛認為國內政府的鼓勵政策力度大、涉及面廣,包括科技項目、創新工程、購車補貼、取消限行限購等,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起了關鍵作用。 不過,目前的補貼政策也存在一些問題,即對部分車型過度補貼,不利于技術創新與降低成本,這也是少數人騙補的誘因,目前相關部門正在修改完善補貼政策。 NO.9 新能源汽車是否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否進入快速發展期?王秉剛認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目前還沒有進入快速發展期。當前的形勢是基本上放手讓市場運作,政府基本可以放手。但只有到了基本由市場起作用時才是快速發展期,目前顯然還不是。從2015年底的數據看,國內新能源汽車貌似進入快速發展期,但因去年第四季度估值中,存在嚴重的騙補現象,造成虛假銷售。 NO.10 如何避免盲目投資 目前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盲目發展及投資,如電池企業數量過多、缺乏有研發能力和競爭力的大型企業。資料調查顯示,目前有意向申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的企業有20余家,主要有汽車零部件企業、汽車研發企業、低速電動車企業、互聯網企業,但其中不少申請企業對投資風險估計不足。王秉剛認為,這一企業數量太多,而且該數字還在增加中,需要控制以避免盲目投資。 (本文根據其7月16日在“2016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上的發言整理) 原標題:王秉剛:新能源汽車發展需關注十大問題
【推薦】電動乘用車研究報告
|
相關文章
- 各種類型新能源汽車折算關系表2014-11-28
- 【解讀】《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及測量方法》2016-08-31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宏觀環境政策有哪些?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主要政策趨向?2023-07-0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原料渠道2023-08-2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