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灰霾污染?
何為灰霾污染?環保部征求意見稿首次明確—— 什么是灰霾污染?國家環保部首次給出詳細定義,并正在公開征求意見。未來該標準將適用于全國城市或區域范圍內的灰霾污染日判別與預報。業內人士認為,相對于氣象部門的灰霾天數定義,環保部本次給出的定義“偏松”。根據環保部的測算,2013年廣州僅4%的時間為灰霾污染日,北京也只有38%。 灰霾明顯有別自然形成的霾 一直以來“灰霾”還只是一個氣象上的術語,環保部門并無對此的明確定義。對于灰霾的判別,各地也不盡一致,主要基于能見度和相對濕度,一些地區還加入了pm2.5、pm10等指標。 根據正在公示的《灰霾污染日判別標準(試行)(征求意見稿)》,灰霾污染日(hazepollutionday)定義是: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濃度及其在顆粒物中所占比例達到一定水平,并使水平能見度持續6小時低于5.0公里的空氣污染天氣。 國家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可以明確的是,灰霾污染本質為細顆粒物(pm2.5)污染,灰霾污染應以顆粒物為首要判別指標。灰霾污染狀況下顆粒物濃度明顯增加,其中pm2.5濃度增加更大。灰霾污染顆粒物成分中,工業粉塵、黑碳、有機碳、硫酸鹽、硝酸鹽等粒子增加,二次生成在顆粒物(pm10)中所占比重提高,已經明顯有別于自然形成的霾(主要由土壤塵、沙塵和海鹽粒子組成)。 國家環保部也首次為判斷灰霾污染日給出明確標準:自然日下述三項同時滿足且連續發生6小時及以上,判定當日為灰霾污染日:pm2.5小時濃度均值>75微克/立方米;pm2.5與pm10小時濃度均值比值≥60%;能見度小時均值≦5公里。 灰霾不是霾 灰霾的顆粒物成分:工業粉塵、黑碳、有機碳、硫酸鹽、硝酸鹽等粒子增加,二次生成在顆粒物(pm10)中所占比重提高。 自然形成的霾:主要由土壤塵、沙塵和海鹽粒子組成。 判斷灰霾污染日的標準 自然日下述三項同時滿足且連續發生6小時及以上,判定當日為灰霾污染日:pm2.5小時濃度均值>75微克/立方米;pm2.5與pm10小時濃度均值比值≥60%;能見度小時均值≦5公里。 |
相關文章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宏觀環境政策有哪些?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主要政策趨向?2023-07-0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原料渠道2023-08-25
- 生態環境部《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答記者問2024-09-12
- 《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與自愿減排市場銜接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2024-09-1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