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第一批)》5種產
我國是電器電子產品的生產、出口和消費大國,特別是主要家用電器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量進入我國家庭以來,目前開始進入報廢的高峰期。為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活動,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國家發展改革委從2001年開始,著手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的立法工作。2009年2月25日,溫家寶總理簽署了國務院第551號令,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在《條例》起草階段以及配合國務院法制辦研究完善過程中,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多次組織專題調研,進行座談,反復論證,就有關制度設計、監督管理、相關標準、回收處理運行等問題進行研究,形成共識,并積極組織推進試點示范,進行實踐和提高。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微型計算機這五種產品是家庭中體積較大的廢棄物,回收處理成本高、難度大,綜合考慮資源性、環境性、技術經濟性等因素,啟動初期需要政策扶持,作為首批《目錄》產品納入《條例》管理范圍。為便于《目錄》的調整,將《目錄》作為一項配套政策,單獨發布。《條例》第三條規定:“列入《目錄》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國務院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工業信息產業等主管部門制訂和調整《目錄》,報國務院批準后實施。” 首批《目錄》將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微型計算機等5種產品納入其中,考慮的重點因素主要有: (一)社會保有量大、廢棄量大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家用電器及電子產品的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2009年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等主要家電產量近5億臺,出口量達2.4億臺。同時,我國已開始進入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每年的理論報廢量超過5000萬臺,報廢量年均增長20%。由于缺乏法律法規規范,回收處理基本處于無序狀態,大量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沒有得到合理處置,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對人體健康也存在較大危害。 (二)污染環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含有大量鉛、汞、鉻、鎘、溴化阻燃劑等有害、難處理的物質,如果通過簡單工藝進行拆解,不進行無害化處理,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此外,受經濟利益驅動,大量已超過安全使用年限的廢舊家電直接或經過簡單清洗、維修后銷售到二手市場,不僅能耗高,而且安全質量無保障,損害消費者利益。 (三)回收成本高、處理難度大 電視機等家用電器是千家萬戶中使用量大面廣的產品,現階段無償回收難度較大,而且體積大、運輸成本高,短期內難以實現完全市場化運營。同時,廢舊家電中稀貴金屬的分離、回收、再生利用等技術難度較大,需要大量的技術裝備資金投入;含鉛玻璃、熒光粉、氟利昂等廢物無害化處理成本較高。 (四)社會效益顯著、需要政策扶持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蘊藏大量的有色金屬、稀貴金屬、塑料等資源,規范的拆解處理和回收利用,不僅能夠有效地減少環境污染,還將有利于減少原生資源開采和消耗,緩解我國經濟發展的資源瓶頸,保障人體健康。廢舊家電拆解處理投資大、回報期長、經濟效益差,需要政策予以扶持。 |
相關文章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宏觀環境政策有哪些?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主要政策趨向?2023-07-0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原料渠道2023-08-25
- 生態環境部《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答記者問2024-09-12
- 《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與自愿減排市場銜接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2024-09-1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