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從2017年1月1日起實施。《辦法》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為使各界深入了解其出臺背景、主要內容和實施要求等,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有關負責人,對此進行詳細解讀。 問:為什么要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從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答: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原《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由建設單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報有審批權的環保部門審批。近年來,全國環保部門每年審批的環境影響登記表項目約占環評審批數量的一半。這些項目的環境影響很小,對其進行審批管理,占用了基層環保部門大量行政成本,也增加了建設項目的行政審批成本。根據國家關于推進簡政放權和審批制度改革的部署精神,《“十三五”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登記表備案管理的改革任務;近年來,部分地方環保部門開展了登記表改為備案制的試點工作。 今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環境影響評價法》修改,并從今年9月1日起施行。新修改的《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二條明確“國家對環境影響登記表實行備案管理”。此外,正在修訂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也將就登記表項目備案作出規定。將登記表項目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是根據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落實國務院放管服相結合要求,順應目前行政審批改革趨勢的重大舉措,符合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全面提高環評有效性為主線、以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的環評制度改革要求。實行備案制改革,有利于把基層環保部門有限的行政力量集中到環境影響較大的項目和事中事后監管上,提高管理效率,確保下放的環評審批權限“接得住、管得好”,也有利于企業主動履行環保義務,減輕社會負擔、釋放市場活力。 問:登記表從審批改為備案,會不會削弱環評制度的整體效果? 答:在備案制改革實施過程中,環保部門將同步采取相關銜接配套措施。因此,改革非但不會削弱環評效果,恰恰相反,可以進一步提高環評制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使環評制度更加規范。體現在3個方面: 第一,從管理對象看,既簡化了登記表項目管理,又突出了集中力量加強報告書、報告表項目的管理。填報登記表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城鎮基礎設施及房地產、社會事業與服務業以及機械、電子等行業中工藝簡單、規模較小的項目,其環境影響較小、環保措施成熟。登記表從審批改為備案,可以將環評管理重點聚焦到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的項目上,將有限的環評管理力量集中到環境影響較大的項目上。有利于圍繞改善環境質量這個核心目標,強化環評源頭預防作用。 第二,從責任落實看,強化了建設單位的主體責任。登記表由審批改備案后,建設單位應規范自身環境行為,主動向環保部門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由被動接受審查變為主動對照要求,對建設項目合法性負責,對其填報的登記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并作出相應承諾。 第三,從管理環節看,在簡化備案手續的同時,加強了事中事后監管和公眾監督。登記表備案手續十分簡便,建設單位自行填報即可。環保部門可以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建設項目的事中事后監管上,對完成備案的建設項目,實施網格化管理;同時通過網上備案系統向社會公開備案信息,接受公眾監督,公眾如果發現相關建設項目違法違規問題,可以向環保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舉報。 |
相關文章
- 環保部環評價司負責人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修訂答記者問2017-07-17
- 關于《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的解讀2017-08-03
- 環保部就《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有關問題答記者問2017-09-15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宏觀環境政策有哪些?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主要政策趨向?2023-07-0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