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解讀
《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解讀 原則: 因煤制宜; 因爐制宜; 因地制宜; 統籌兼顧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便于維護。 適用范圍: 與《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23-2011)中對火電廠的規定一致,適用于以煤、煤矸石、泥煤、石油焦及油頁巖等為燃料的火電廠,以油、氣等為燃料的火電廠可參照執行。不適用于以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為主要燃料的火電廠。 亮點: 一是全面系統地支撐環境管理; 二是系統指導火電企業污染防治工作,推動火電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三是統籌協調各污染治理設施之間的相互影響。 環境保護部于近日發布了《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以加強火電廠大氣、水、噪聲、固體廢物等各類污染物的系統性污染防治,推動火電廠各環節環保工作相互協調的環境管理模式,促進火電行業健康發展。日前,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就這一技術政策的有關問題及如何理解、貫徹這一技術政策,接受了記者采訪。 問:《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有哪些亮點? 答:《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積極推進火電廠污染物防治裝備和污染防治技術的進步,體現了注重全要素、系統性的污染防治,為火電行業污染防治規劃制定、污染物達標排放技術選擇、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制度貫徹實施等環境管理及企業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 一是全面系統地支撐環境管理。目前,我國現有的火電廠污染物防治的技術政策,主要是針對單一要素的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如《火電廠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10〕10號)、《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2〕26號)等,且現有技術政策頒布時間較長,指導火電廠污染防治工作的針對性不足。本《技術政策》的內容全面覆蓋火電廠所有污染要素,對火電廠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分別給出了治理原則和措施。特別是針對火電廠的大氣污染防治,提出“燃煤電廠大氣污染防治應以實施達標排放為基本要求,以全面實施超低排放為目標”,分別提出火電廠大氣污染物達標排放和超低排放技術路線的選擇原則。本《技術政策》的提出為環境管理部門在排放標準的制修訂、污染物減排目標和規劃的實施、環境管理執法監督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 二是系統指導火電企業污染防治工作,推動火電行業健康快速發展。本《技術政策》中污染防治技術的選取均按原理進行分類,規避了政府文件為企業背書的現象,為行業發展創造了健康、公平、可持續發展的競爭環境。例如,本《技術政策》在火電廠超低排放脫硫技術選擇中,提出“石灰石-石膏法應在傳統空塔噴淋技術的基礎上,根據煤種硫含量等參數,選擇能夠改善氣液分布和提高傳質效率的復合塔技術或可形成物理分區和自然分區的pH分區技術。” 同時,本《技術政策》統籌協調各污染治理設施之間的相互影響,要求“火電廠脫硝、除塵及脫硫等設施在運行過程中,應統籌考慮各設施之間的協同作用,全流程優化裝備”“火電廠煙氣中汞等重金屬的去除應以脫硝、除塵及脫硫等設備的協同脫除作用為首選,若仍未滿足排放要求,可采用單項脫汞技術”等,為火電廠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政策指導,實現了各環節環保工作相互協調的環境管理模式。 |
相關文章
- 專家解讀《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2018-12-10
- 工業園區水環境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2019-06-21
- 關于《鑄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9726—2020)解讀2020-12-31
- 《農藥制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9727—2020)解讀2020-12-31
- 關于《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9728—2020)解讀2020-12-31
- 關于《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9620—2013)修改單2020-12-3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