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環境犯罪吞掉2580億美元
時間:2016-06-12 11:18來源: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為了配合“六·五”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6月4日聯合發布了一份有關犯罪組織掠奪自然資源的最新報告《環境犯罪的崛起》。報告中說,每年因非法捕撈、砍伐、采礦所流失的魚類、木材、黃金以及其他自然資源,總價值比先前的估計高出26%,大約在910億~2580億美元左右,而2014年的這一數據是700億~2130億美元。
這份報告表明,脆弱的法律以及安全部隊缺乏資金支持的狀況使國際犯罪網絡和武裝叛亂分子從非法貿易中獲利,而非法貿易持續毀壞生態系統并導致物種滅絕。
環境犯罪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在南非洲的某些國家,獵殺野生動物并非違法,狩獵者只需要向政府申請有效牌照即可。去年,發生在津巴布韋的獅子王被殺事件,受到來自公眾的強烈抨擊和指責。美國牙醫沃爾特·帕爾默早前在津巴布韋打獵,殺死了一只在當地頗為出名的獅子,這只獅子被殺后甚至被剝皮及斬首,引發了津巴布韋在內多國民眾的憤怒。這類例子在野生動物聚集的國家和地區并不罕見。甚至有越來越壯大的隊伍靠此謀取不法利益。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犯罪團伙和武裝組織通過掠奪地球資源獲利,環境犯罪打破歷史紀錄,達到2580億美元,超過了輕武器非法貿易的貿易額。
環境犯罪規模之大,使得價值30億美元左右的輕武器非法貿易都顯得規模較小。盜獵走私在全球非法貿易中位列第四,排在前三的分別是毒品、假冒偽劣和人口販賣。環境犯罪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國際機構打擊此類犯罪投入資金的10000倍——后者僅為2000萬~3000萬美元。
國際犯罪集團也參與危險廢物和化學品的走私,通常給這些廢物貼上其他標簽以逃避執法機構的審查。2013年,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UNODC)報道,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每年電子垃圾的非法貿易額約為37.5億美元。
除了犯罪集團組織,還有一些反政府組織的犯罪行為日益猖獗。例如造成剛果民主共和國(DRC)東部沖突的犯罪網絡利用其收益的2%支持49個不同的叛亂團體。據聯合國估計,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進行的非法自然資源開采,每年價值7.22億~8.62億美元。
打擊犯罪需加強跨境合作
隨著亞洲中產階級的財富積累,犀角和象牙的價格也在水漲船高。犀角的價格平均每公斤超過6萬美元,超過黃金和可卡因的價格,象牙價格也上升到每公斤2000美元。這些誘人的利益讓國際犯罪組織選擇鋌而走險,野生動物的處境也越發危險。
過去10年,環境犯罪每年以至少5%~7%的速度增加。這一數據表明,環境犯罪,包括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林業領域的企業犯罪、非法開采并銷售黃金及其他礦物質、非法漁業、危險廢物走私和碳信用欺詐——比全球GDP的增長速度快2~3倍。在此期間,全球有超過1/4的象群被殺。世界上一些最脆弱的野生動物,比如犀牛和大象,他們被殺的速度在過去10年里每年增長超過25%。
由于犯罪所得盈利被用來支持國際犯罪組織的活動,加劇了世界各地的不安全因素。當前,國際社會需要國際刑警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手讓世界關注環境犯罪日益猖獗的現狀。
據悉,目前環境犯罪活動的復雜性需要跨國界統一協作。國際刑警組織利用其全球監管能力與成員國合作,堅決打擊在環境領域活躍的有組織犯罪網絡。這類犯罪行為不僅對環境和當地經濟造成毀滅性破壞,很多人還會受到犯罪企業的威脅。國際社會在廣泛關注的同時,也需要團結一致,采取強有力的國家和國際行動,嚴厲打擊環境犯罪。
報告建議,在國家和國際層面采取強硬行動,進行立法和制裁,包括出臺措施打擊海外避稅天堂;增加財政支持,保證投入的資金足夠應對環境犯罪對可持續發展構成的威脅;為處于環境犯罪鏈底部的人們提供經濟激勵和替代生計。
此外,報告還關注到環境領域商業詐騙的興起,包括在避稅天堂注冊空殼公司、洗非法伐木的黑錢、轉移定價、黑客和身份盜竊等。其中,碳交易市場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商品市場。據估計,碳信用欺詐案件涉及的轉移和利潤可達數億美元。
全球正積極展開打擊行動
為了進一步宣傳推進公眾的關注,今年世界環境日的舉辦國安哥拉也加入了戰斗,承諾停止國內非法象牙交易,加強邊界控制并采取保護措施恢復象群數量。
受到去年津巴布韋獅子王事件影響,英國政府去年也宣布投資5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830萬元),用于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活動,也是作為支持全球合力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的重要舉動。
中國政府近年來多次公開銷毀非法象牙及制品,積極履行致力于打擊象牙貿易承諾。中國、美國和肯尼亞政府也在減少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方面達成一系列共識:希望在人員培訓、技術支持等方面進一步開展合作,這些措施將減少在肯尼亞等非洲國家出現的盜獵現象,推動非洲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發展。
今年初,中美兩國政府正在非洲野生動物保護,尤其是禁止象牙貿易領域開展密切合作,這一舉措旨在減少非洲盜獵案件數量,推動當地環境保護事業發展。
肯尼亞環境、水與自然資源部今年的數據顯示,肯尼亞近年來境內野生動物盜獵案件不斷減少,遭到獵殺大象數量從2012年時的384頭降低到2015年時的96頭,被獵殺的犀牛數量也從2013年時的59頭降低到2015年時的11頭。
|
相關文章
- 垃圾焚燒究竟會不會污染環境?2025-04-02
- “雙碳”戰略與垃圾焚燒2025-04-02
- 垃圾焚燒能給環境帶來什么樣的好處?2025-04-02
- 垃圾電站2025-04-02
-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系統2025-04-02
- 垃圾焚燒哪個部門負責管理2025-04-0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