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生活垃圾處理經驗
德國環境優美潔凈與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重視生活垃圾處理密不可分。其生活垃圾處理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鑒。 認真做好生活垃圾的分類 20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許多城市的垃圾處理也與我國目前情況一樣,不是被焚燒,就是被填埋。隨之帶來的是,垃圾填埋場無法容納不斷增多的生活垃圾,且帶來水環境和空氣的污染。為此,德國聯邦政府于1991年通過了包裝條例,要求生產廠家必須對其產品包裝全面負責。 隨后,工業界成立了垃圾回收和再加工系統(SDS),主要負責生活垃圾分類和再加工工作。每年各地政府會給每個家庭印發專門《垃圾分類說明》和《垃圾清理日程表》,要求居民按照要求對垃圾進行分類。清運車會按照時間表,到居民區收運各類垃圾。根據各城市村鎮的不同規定,把日常垃圾一般分4~5類,然后再細分出至少62種生活垃圾。如藍色桶是紙類,棕色或綠色桶是有機物,黃色桶是包裝袋,黑色桶是不包含有害物質、不可再利用的殘余垃圾。玻璃瓶有專門的投放桶,按顏色分投。鋼鐵類,還有特殊垃圾如電池、涂料、藥品、農藥等單獨回收處理。大型家具家電一年安排幾次定點回收。最近又推出智能小家電回收試點。 為了鼓勵廢物回收,特別實行了飲料瓶可退還押金制。為了垃圾分類的實施,環境警察還會對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抽查。這樣,就實現了生活垃圾的分類化、減量化,為垃圾焚燒并降低污染創造了條件。如德國弗萊堡市經過近20年的努力,人均制造垃圾量從190公斤降至人均90公斤,生活垃圾處理率幾乎達到100%。60%的垃圾得到回收利用,城市也成為一座潔凈而美麗的綠色之都。 推進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分類后,關鍵是要做好利用文章,變廢為寶,使之成為資源和生產原料。德國政府按照可再生資源保護利用的要求,綜合利用分類后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形成垃圾經濟或循環經濟。分類后的垃圾被視為重要的能源載體和次級原料。如德國回收的所有塑料垃圾中,有40%按照種類被嚴格分揀。2100萬噸塑料被重新利用加工成再生原料,用新原料生產1噸塑料的費用在1200歐元~1400歐元之間,而用回收廢塑料生產的再生塑料,成本只要500歐元。與原始的回收相比,再生原料增值3~4倍。德國也因此形成了一個營業額超過2000億歐元的生態垃圾經濟或垃圾經濟產業。該產業產值每年增長14%,為大約25萬人創造了就業崗位。 制定生活垃圾管理的法律制度 建立法律法規是德國成功推動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手段。德國生活垃圾的成功處置,生活垃圾成為原材料,生態垃圾經濟成為一大產業,關鍵靠制度的執行和居民的自覺行為。在嚴格執法的基礎上,德國政府鼓勵來自工商企業界的自愿承諾,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富有特色的廢棄物管理體系。1972年德國頒布了《廢棄物管理法》,要求關閉垃圾堆放場,建立垃圾中心處理站,進行焚燒和填埋。石油危機后,德國開始從垃圾焚燒中獲取電能和熱能。1986年,頒布了新的《廢棄物管理法》,以解決垃圾的減量和再利用問題。1991年德國通過了《包裝條例》,原則上要求生產廠家和分銷商對其產品包裝進行全面負責,回收其產品包裝,并再利用或再循環其中的有效部分,減少包裝材料的消耗量。1992年又通過了《限制廢車條例》,規定汽車制造商有義務回收廢舊車。在主要領域的一系列實踐后,1996年德國提出了新的《循環經濟與廢棄物管理法》,把廢棄物提高到發展循環經濟的思想高度。 德國經驗給我國的啟示 結合我國當前垃圾圍城現象突出、垃圾處置矛盾糾紛較多的現狀,筆者認為,我國要認真學習借鑒德國生活垃圾處理的成功經驗,改變目前由拾荒者為主的被動式垃圾分類行為,從生活垃圾分類入手,培養城市居民、農村群眾良好的行為習慣,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化、減量化。 要充分發揮政府在垃圾處理問題上的主導和引導地位,制定有關法律制度、政策措施,通過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發揮政府、企業、社會、個人多方面作用,加大垃圾分類力度。強化企業和公民的環境意識和環境參與意識,推動垃圾分類化、減量化。
要克服目前政府部門包辦生活垃圾的體制機制,允許國企、民營企業參與生活垃圾的處置、加工,形成政府扶持、企業主導、公眾參與的垃圾處理模式,進而實現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促進生態垃圾產業的發展,為創造美麗潔凈、生態環保的生活環境,促進資源的再生利用,實現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努力。 【推薦】生活垃圾處理研究報告 |
相關文章
- 上海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2025-04-02
-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2025-04-02
- 環保知識科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全面解析2025-04-02
- 貴港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2025-04-02
- 垃圾焚燒哪個部門負責管理2025-04-02
- 垃圾焚燒處理現狀2025-04-0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