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分析:垃圾處理及焚燒發電技術
一、垃圾處理方式 目前流行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填埋法、焚燒法和堆肥法,它們各有利弊。以下表格分析了三種垃圾處理方式的利弊。
表一:垃圾處理方式對比圖 通過上述幾種方式的簡要比較,可以理解為什么垃圾填埋作為我國發展初期的主要垃圾處理模式,其優越的性價比和較低的進入門檻使該方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頗受青睞。 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明確提出“鼓勵發展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后,國家關于垃圾處理的優惠政策就向垃圾焚燒方向傾斜。2017年,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布的《“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中提出要求“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其他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縣城(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建制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70%以上”,以及在部分區域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要實現上述目標,各地政府逐漸將重心移向垃圾處理率較高的焚燒處理方式。 二、垃圾焚燒發電技術 生活垃圾能否采用焚燒處理技術,取決于垃圾中可燃質量、低位發熱值和垃圾含水率。一般要求,生活垃圾低位發熱值在3350kj/kg以上,垃圾含水率50%以下,垃圾能夠自然焚燒,但無法滿足爐膛內煙氣850℃/2S的要求。 當生活垃圾低位發熱值在6280kj/kg以上,方可實現穩定燃燒,滿足發電的需要,有效利用能源,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目前,國內建成焚燒設施的城市,生活垃圾低位熱值大多在5000kj/kg上下,含水率一般大于50%。 下圖是一張垃圾處理流程圖,帶大家讀懂垃圾焚燒發電到底是怎么回事。
圖一:垃圾處理流程圖 其中焚燒爐是垃圾焚燒發電的核心,決定著垃圾處理的效果和運行的經濟性。焚燒爐充分燃燒后才能達到無害化和減量化的目標。常用的焚燒爐有爐排爐、流化床焚燒爐、熱解焚燒爐、回轉窯等類型。下面介紹最為常見的爐排爐和循環流化床兩種模式。 爐排爐技術:通過爐排的機械運動加強垃圾擾動,促進垃圾完全燃燒 循環流化床:高速氣流驅動垃圾在爐膛內沸騰流動,促進完全燃燒
表二:常見焚燒爐對比圖 在國外,由于垃圾分類嚴格,以爐排爐為主。在中國,由于是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具有成分復雜多變、熱值低、含水率高的特點,所選擇的垃圾焚燒技術必須與這些特性相適應。 因此,國內爐排爐、流化床焚燒爐兩者并舉。國家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目前垃圾焚燒宜采用以爐排爐為基礎的成熟技術,審慎采用其它爐型的焚燒爐”。所以機械爐排爐作為垃圾焚燒爐首選爐型。 據統計,2010年中國垃圾焚燒爐約為329臺,到2017年已超過1000臺,未來幾年在政策驅動下,我國垃圾焚燒爐迎來發展機遇期。 根據規劃的相關目標和標準,預計我國垃圾焚燒爐以年均復合增長率17.23%的速度增長,到2022年我國垃圾焚燒爐將達到2273臺,是當前焚燒爐數量的2倍之多。下圖是對中國垃圾焚燒爐行業市場規模的預測。 圖二:2017-2022年中國垃圾焚燒爐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臺)
機械爐排爐和流化床焚燒爐均被列入《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7年版)》。2017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聯合環保部等部門聯合制定出臺了《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17年版)》,包括24項環保專用設備,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列入《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后5個納稅年度中結轉抵免。
表三:《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7年版)》
|
相關文章
- 人工智能技術在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應用2025-04-02
- 深圳探索無廢城市建設 垃圾焚燒發電廠也可以很“花園”2025-04-02
- 我們需要這么多垃圾焚燒發電廠嗎?2025-04-02
- 垃圾分類對垃圾焚燒發電廠運營成本的影響分析2025-04-02
- 貴港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2025-04-02
- 垃圾焚燒發電廠建筑防火設計比較分析2025-04-0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