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垃圾滲濾液處理難點及其對策
一、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難點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難點主要有以下方面:①單一的處理方法無法滿足排放標準,因為垃圾滲濾液的成分復雜,含有的物質水溶性差,難以分解,造成在垃圾滲濾液處理過程中僅靠一項處理程序很難達到達標排放標準;②垃圾滲濾液中的水質也存在很大差異,單靠一項處理技術對其進行處理不能實現對多種水質的處理;③垃圾滲濾液中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的處理難題。 隨著近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已成為大街小巷中的常識性問題,由于重金屬的特殊性,只要有少量重金屬物質進入人體就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對垃圾滲濾液的處理越來越嚴格,要確保不會在排放后對人體產生負面的影響。 二、垃圾滲濾液的處理工藝 2.1UASB(上流式厭氧污泥床) 滲濾液先經自動細格柵再進入均衡池,柵距0.5毫米,去除固體物,以保護下游設備不易受損。經隔渣后的滲濾液流進均衡池。均衡池同時設有兩臺輸送泵(1臺備用)作為輸送滲濾液及控制流量。經過滲濾液調整后,滲濾液會進入UASB反應器。該反應器有機負荷設計為10kgCOD/(立方米/日)。 在反應器中,有機物首先分解為有機酸,然后分解為甲烷和二氧化碳。反應器頂部有一系列的三相分離器,將甲烷氣、污泥和處理后水有效分開。經過厭氧處理后,滲濾液的碳氮比會降至1.46:1,造成碳氮比失調。為給SBR池提供足夠的碳源作反硝化,以減低化學品消耗,部分滲濾液將旁通至SBR,以增加碳氮比值達3.2:1作為反硝化之用。 2.2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池) 經厭氧處理后,污水進入兩個SBR池。SBR工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采用操作較為彈性的分批進、出水設計。各SBR的池操作周期基本可分為五個步驟:進水、反應(生物降解,硝化及反硝化)、沉淀(沉淀及澄清)、排水(排去上清液)、靜止(排泥)。 以預設的計算機邏輯編程(PLC)控制上述五個步驟的分段時間。每個SBR單元安裝了4臺表曝機以供應微生物生長所需的氧氣。每個單元內安裝了3臺潛水式攪拌器,l臺澄清泵及2臺(1臺備用)潛水式剩余污泥泵。為提供反硝化的缺氧狀態,表曝機會根據設定的計算機程序,間斷地開關。 當表曝機停止時,潛水式攪拌器會自動啟動,防止水中活性污泥沉淀。池內設計MLSS6000mg/L。沉淀后,澄清液將被2臺澄清泵送至出水暫存池,再利用輸送泵將池水泵進微濾系統(CMF)作深度處理。剩余污泥將被污泥泵抽至污泥貯儲存池暫存,不定期由槽車運送到填埋場作最終處理。為提供足夠的碳磷比值,必須定期將磷酸投入池內,以維持活性污泥的生長。 2.3CMF(連續微濾系統) CMF是濾膜工藝的一種,在膜的一側施加一定壓力,使水透過濾膜,阻隔大于膜孔徑的懸浮物、細菌、有機污染物等物質。CMF系統是由微濾膜柱、壓縮空氣系統反沖洗系統及PLC自控系統等組成。 微濾膜柱的直徑為120mm,高度為1160mm,內裝的中空纖維外徑為550mm,內徑為250mm,孔徑0.2mm,膜表面積為33.5m2。在20℃時單根微濾膜柱水通量為0.9~1.35m3/h。 CMF系統的操作由PLC自動控制,水由中空纖維膜外向膜內滲透,正常工作壓力很低,工作范圍為30~100kPa,最高達到200kPa。一般30~40分鐘用壓縮空氣反沖一次,反沖時,壓縮空氣由中空纖維膜內吹向膜外,反沖壓力為600kPa,時間1~2分鐘,反沖洗水量為進水量的10~12%。CMF系統一般工作14~30天,需進行化學清洗一次。 2.4RO(反滲透系統) 反滲透膜是目前工業用最微細的過濾設備。反滲透膜可阻擋所有可溶性鹽、無機分子和任何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機物通過,脫鹽率達95%以上。CMF濾液流至反滲透系統的中間儲水箱,2臺高壓泵分別將濾液抽至2列RO系統。 RO進流及濾液設有導電計及流量計以監控其操作。在進入RO前,會投加防垢劑以防止反滲透膜結垢及投加硫酸。經過一段操作時間,當下降幅度達致10~15%,反滲透膜就要進行清洗。由于滲透液的污染性較高,必須進行化學清洗,若要提高清洗效率,適當再配合用熱水清洗,反滲透出水流入儲存池作為回用用途。濃縮液則被泵至調節池。 三、針對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難點所采取的應對措施 3.1加強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研發和利用 對現在較為先進的技術設備要注意加大資金進行推廣其使用范圍,增強這項技術設備的使用效度,給垃圾滲濾液的處理帶來更多實際的效果。實現一項新技術設備的產業化結構,使之能在垃圾滲濾液的處理行業中發展壯大,這是很有必要的,是符合市場現實需求的體現。 3.2增強對垃圾滲濾液的全過程監控 全過程監控是指對垃圾滲濾液整體性的一個把握,對降低經濟成本和節約不必要的開支,能加大對與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的投入,同時全過程包括在開始階段,過程階段,結束階段都能都有一個好的監控,首先是開始階段,開始階段就是垃圾滲濾液的源頭,控制源頭能取得很好效果,一方面能減少工作量,另一方面是能培養人們對于垃圾再回收利用的意識。 在過程階段,注意對技術的創新和新技術的應用,加大對研究力度,發展出更有效的方式對待垃圾滲濾液;同時在過程階段,應嚴格對待每項垃圾滲濾液的處理,不能馬虎過關,嚴肅對待處理的每項環節,保持高達標排放的效率。 3.3對重點技術的運用 微電解處理工藝,主要原理是通過金屬的腐蝕原理,通過物理沉淀和相關的化學反應來實現對垃圾滲濾液中的物質吸附和處理,這個方法主要對污水處理的模仿,但對垃圾滲濾液同樣具有良好的效果; 氧化溝處理工藝,是一種主要正針對垃圾滲濾液填埋的技術處理,這種工藝具有超強的耐沖擊負荷、良好的脫氮效果,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產泥率進行有效的降低,近年來得到很好的推廣和使用; 砂濾處理工藝,主要是對水中的雜質的處理,使用過濾層過濾掉垃圾滲濾液中的懸浮雜質,其能一定程度上使水質澄清。 結束語 垃圾滲濾液已成為一種社會共同應對的問題和技術難題,不斷有學者在孜孜不倦的進行研究和創新,相信在未來垃圾滲濾液能得到很好處理。同時對現有的各種技術應加大對其技術處理和管理,使之能真正的有所作用,能真正在垃圾滲濾液的處理中發揮正確作用。 參考文獻 [1]史坤博,張明泉,邵蕊,柳煜,童星辰.我國蚯蚓生物濾池處理垃圾滲滲濾液的應用難點及時策建議.[J].安徽農業科學,2013. |
相關文章
- 垃圾焚燒哪個部門負責管理2025-04-02
- 垃圾焚燒處理現狀2025-04-02
- 垃圾焚燒裝置2025-04-02
- 生活垃圾能源回收2025-04-02
- 生活垃圾焚燒廠2025-04-02
- 為什么有了焚燒發電廠,還需要將廚余垃圾分出來?2025-04-0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