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十大新聞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近日,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廳對外發布2014年全省環境保護十大新聞,省委成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省政府1號文件重拳出擊PM2.5、興凱湖成為國家首批重點支持湖泊、冬奧會冠軍張虹等成為環保形象大使、史上最嚴秸稈“禁燒令”出臺等事件入選。 黑龍江省委成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 1 2014年2月8日,黑龍江省省委書記王憲魁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會議提出成立全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常務副省長郝會龍任組長,副省長呂維峰和于莎燕任副組長,成員由省環境保護廳、省林業廳、省國土資源廳等15家成員單位組成,省環境保護廳負責總牽頭,負責協調聯絡工作。 2014年以來,黑龍江省環保部門加大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力度,審批提速、服務提質、工作提效,對所承擔行政審批事項的項目名稱、法規依據、實施主體、辦理條件、申報材料等7個方面內容進行規范,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審批流程體系,網上審批率穩定達到100% 。 省政府1號文件重拳出擊PM2.5 2 2014年1月11日,黑龍江省政府發布2014年1號文件《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細則》,目標是使全省空氣優良天數逐年增加,到2017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全省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5%以上,其中省會城市哈爾濱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10%。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細則》出臺后,通過治理各城市煙塵、小鍋爐、施工工地,整治重點污染工業企業、工業污染源、加油站,鼓勵農民使用綠色肥料及農藥、禁燃秸稈,污染企業與市區分離,提高燃煤質量,提高機動車尾氣標準,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公布空氣質量排行等七大方面逐步改善空氣質量。 目前,全省PM2.5監測項目全面啟動。全省13個地市已經先期完成了以PM2.5等監測項目為主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建設,51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中已有40個區縣空氣自動監測網絡工程資金下撥到位,進入設備招標采購階段,建成后將形成覆蓋13個地市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網絡,監測能力全部滿足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要求,可以監測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等。 史上最嚴秸稈“禁燒令”出臺 3 2014年9月30日,省政府出臺史上最嚴秸稈“禁燒令”,劃定秸稈禁燒區,并根據環境衛星遙感監測結果、督查巡查情況和舉報核查情況,對禁燒區內出現火點的地方政府追責。 根據“禁燒令”,劃定哈爾濱市、綏化市、省農墾總局轄區全域為禁燒區;其他市、縣(市、區)禁燒區范圍為:城鎮建設區(包括縣城)周圍10公里;機場周圍15公里;糧庫、油庫等倉庫周圍1公里;沿高速公路兩側各5公里,鐵路兩側各2公里,國道、省道公路干線兩側各1公里;旅游景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區、林地和重要通信、電力設施周圍1公里等。 |
相關文章
- 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版)(2019年1月1日實施)【全文】2018-12-03
- 2017年上海市水環境保護情況統計數據2018-12-27
- 2017年上海市大氣環境保護情況統計數據2018-12-27
- 《天津市環境保護企業“領跑者”制度實施辦法(試行)》2019-09-04
- 《黑龍江省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行動方案》2019-12-13
- 一圖讀懂黑龍江省地下水污染如何防治?2020-10-2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