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北京:2014年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
時間:2015-01-09 16:59來源:北京環保局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2014年北京市主要大氣污染物PM2.5年均濃度8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PM2.5一級(優)天數達到93天,同比增加22天;PM2.5導致的重污染天數45天、同比減少13天。同時,2014年北京市大氣中四項污染物PM2.5、SO2、NO2、PM10濃度同比平均下降3.3%。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近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2014年空氣質量情況:
一、2014年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空氣質量實現持續改善
監測結果表明, 2014年北京市主要大氣污染物PM2.5年均濃度8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PM2.5一級(優)天數達到93天,同比增加22天;PM2.5導致的重污染天數45天、同比減少13天。同時,2014年北京市大氣中四項污染物PM2.5、SO2、NO2、PM10濃度同比平均下降3.3%。
1998年以來長期監測的三項污染物,SO2濃度累計下降82%、NO2濃度累計下降23%、PM10濃度累計下降38%。
二、提前兩年完成“十二五”減排任務,污染減排力度不斷加大
經環保部核定,截至2013年,北京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10年累計分別削減16.6%、15.9%,提前兩年完成國家下達給北京市的“十二五”減排任務(到2015年,分別比2010年下降13.4%、12.3%),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提前兩年完成“十二五”減排指標的地區。
2014年,北京市進一步加大大氣污染減排力度,深入推動落實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和APEC空氣質量保障方案等,初步測算,本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比2013年下降7%以上,成為污染減排幅度最大的一年。主要得益于:
(一)推進能源清潔化,大幅減少煤炭用量。一是燃煤鍋爐改造加速實施。2014年全市燃煤鍋爐改造工程完成6595蒸噸,實現了市級以上工業開發區基本無燃煤鍋爐;東西城完成了2萬戶“煤改電”工程。二是加快燃氣熱電中心建設。西南、東南、西北燃氣熱電中心已投運,2014年7月份高井燃煤機組全面關停,11月份京能電廠兩臺燃煤機組停機備用。三是實施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亦莊開發區已率先建成無煤區,2015年核心區將實現無煤化,城六區將基本實現無燃煤鍋爐。四是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減煤換煤”工程穩步推進。據初步統計,2014年全市煤炭消費總量降到1900萬噸以下,比2013年減少260多萬噸。
(二)嚴制機動車排放,率先告別黃標車。 一是實施機動車總量控制。2014年將小汽車控制指標由24萬輛調整為15萬輛,其中2萬輛為新能源車。二是繼續加大老舊機動車淘汰力度。全年淘汰老舊車47.6萬輛,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的39.1萬輛任務指標,在全國率先完成了黃標車的淘汰。三是積極推廣新能源車和清潔能源車。印發《北京市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行動計劃(2014-2017年)》,截至10月底已配置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1.5萬個。四是嚴格排放標準和油品標準。2014年底,新增重型柴油車將全部實施五階段標準,實現了與歐盟現行標準的全面接軌。另外進一步擴大部分機動車禁行范圍。
(三)產業結構再升級,部分工業標準已超歐盟。一是嚴格環境準入,發布了《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全面禁止建設鋼鐵、水泥、煉焦、有色等高耗能、高污染項目。二是進一步淘汰落后污染產能,發布實施了《北京市工業污染行業、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實現鑄鍛、建材、化工、包裝及印刷等行業共392家污染企業關停退出,超額完成年度關停300家的任務。三是用先進標準引領企業環保升級。目前北京市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燃煤電廠鍋爐排放標準嚴格程度已經超過歐盟標準。
(四)開展揚塵治理,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針對本市建筑開復工面積大(每年2億平方米)、施工工地多(約4000個)的情況,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監管執法,集中整治施工揚塵、道路遺撒等污染。全市1200多個施工工地已安裝視頻監控系統。6000余輛改造更新密閉化渣土運輸車輛正式投入使用。加強道路清掃保潔,開展平原植樹造林,提高城市平原地區環境承載和自凈能力。
(五)強化管理減排,綜合運用法律、經濟、科技及行政等手段。一是2014年3月1日實施《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來,環保、城管等執法部門連續九個多月開展“大氣專項執法周”行動,全年全市環保系統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921起、超標機動車13640輛,處罰金額10565.61萬元。二是源頭控制,嚴格審批,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實行“增一減二”審批制度。通過標準進一步加嚴排放限值,修訂發布了《低硫散煤及制品》標準,出臺了《貨運車輛能耗限額》標準。三是以經濟手段促進治污減排,自2014年1月1日起,北京在全國率先大幅提高二氧化硫等四項主要污染物收費標準,調整后的標準為原標準的14-15倍左右。排污收費標準的提高發揮了經濟杠桿調節作用,強化了污染者的經濟責任,增強了企業環境自律意識,調動了企業污染減排的積極性。四是出臺了一批經濟激勵政策,包括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提高鍋爐煤改氣財政補助、污染企業淘汰退出、環保技改補助等。市財政陸續下達鍋爐改造、老舊機動車淘汰、工業污染企業淘汰退出、渣土車更新改造等資金120余億元。二氧化硫等排污費提標后,推進了電力和水泥行業減半排放、供熱等排放總量較大的行業加快改造。
三、2015年繼續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聚焦減排、管理、應急、聯防四大領域
2015年,在繼續全面落實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84項重點任務的同時,北京市將突出抓好減排、管理、應急、聯防四大重點領域,不斷提高大氣污染治理水平,使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5%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6%。
一是減排。東城區、西城區基本建成“無煤區”,城六區基本實現無燃煤鍋爐,組織實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2000蒸噸以上,全市煤炭用量控制在1500萬噸以下;嚴格新車環保管理和在用車減排,再淘汰老舊機動車20萬輛;調整退出污染企業300家以上,全市水泥產能壓縮到500萬噸,實施第二批“百項”企業環保技改工程;超額完成“百萬畝”平原造林工程等。
二是管理。繼續強化綠色施工管理,啟動施工揚塵排污費的征收;鞏固建筑垃圾運輸規范化管理成果;加大道路清掃保潔和沖洗力度;嚴厲打擊、嚴格取締露天燒烤、焚燒垃圾等環境違法行為。
三是應急。借鑒APEC空氣質量保障成功經驗,以“早啟動、早減排”,進一步實現對重污染的“削峰降速”為目標,修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減排措施,最大限度減少重污染過程對公眾健康的影響。
四是聯防。探索加大對周邊區域重點城市的資金、技術支持,促進加快區域污染治理步伐,與周邊省區市協同減排。同時,積極參與和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合周邊省區市不斷健全完善監測預警、應急聯動、聯合執法等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機制,深化區域污染治理。
|
相關文章
- 北京市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2020-01-20
- 《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計劃》2020-02-14
- 北京市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單位一覽表2020-04-20
- 2019年北京污水收集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情況2020-06-05
- 北京市印發實施VOCs治理專項行動方案2020-07-21
- 《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下載2021-04-08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