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啟動500億元融資計劃創建5家綠色園區試點
上海綠色發展又有大手筆:日前,上海臨港產業區、金山工業區、上海化工區、金橋開發區、市北高新區首批5家綠色園區創建試點啟動。 為推動綠色園區順利創建,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日前與上海銀行等10家銀行簽訂《上海市“節能減排收益權”質押500億綠色融資合作備忘錄》,啟動了一個總額達500億元的融資計劃,以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等在園區內建設綠色照明、光伏發電、廢氣治理等綠色項目。 節能減排收益權作質押 這個項目不僅高度綠色化,而且極富創新色彩——通過政府協調,參與這一計劃的10家銀行全都同意,500億元綠色信貸將主要靠無形的“綠色標的物”——節能減排收益權作質押,既促進了綠色產業園區的創建,又有望大大促進環保服務業態的發展。 記者獲悉,這是目前國內參與銀行最多、資金規模最大、針對綠色產業園區創建的節能減排投融資新模式。 上海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綠色產業園區是指企業綠色制造、園區智慧管理、環境宜業宜居的產業集聚區,綜合反映能效提升、污染減排、循環利用、產業鏈耦合等綠色管理要求,是綠色發展理念在產業領域的直接展現。綠色產業園區創建在發達國家不乏成功案例,國內則剛剛起步。當前上海綠色產業園區創建需求日益迫切,“存量優化、提高產出”成為必然要求;經過調研評估,最終選定臨港產業區、金山工業區、上海化工區、金橋開發區、市北高新區5家創建積極性較高的園區開展創建試點,以逐步帶動上海市41個國家級和市級園區全面創建綠色產業園區。 綠色收益權帶來貸款 日前,上海一家節能環保服務公司與某家大廠簽訂合同,將進行一個節能改造項目。按預算,改造需耗資約180萬元,全都由某環保公司支付,“零投入”的工廠因此規避了所有投資和技術風險。作為回報,今后幾年,環保公司能從省下的電費中按比例拿到分成,大概每年能分到50多萬元。 遺憾的是,這一項目一上馬就遇到了資金短缺的難題,這家環保小企業服務上門卻勢單力薄,僅10名員工,實力有限,180萬元的改造初期投入,大部分得求助于銀行。但它也拿不出任何可抵押的固定資產,常規貸款的門關得死死的,導致這一項目很難實施。 此時,上海銀行伸出援手,及時提供貸款,它以項目未來3年的節能收益權為質押,給那家小公司提供了3年總共130萬元的貸款。從銀行方來說,項目風險可控。對小企業來說,資金成本不高;對工廠而言,坐收綠色收益的“名”和“利”,何樂不為,真正做到了皆大歡喜。 這樣的融資案例,上海銀行在過去3年做了50多單,共十多億元。上海銀行副行長蔣洪說,這種以未來收益權為質押的貸款模式,為綠色金融找到了實實在在的切入點,將來一定會迎來巨大機遇。 上海銀行是與上海市經信委簽約的10家銀行之一。“十三五”時期,它將與工行、農行、中行、招行等10家銀行,各自提供50億元的綠色信貸額度,支持金橋開發區、金山工業區、市北高新區、上海化工區、臨港產業區這五大園區建設綠色產業園。按照協議,500億元貸款在發放時主要將沿襲上述案例,以未來綠色收益權為質押。 銀行出手破“四難” 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綠色園區創建是上海今年新確立的重點任務。據測算,目前上海全部104個規劃工業區塊(即“104區塊”),占據了全市80%以上的能耗、75%的工業企業數量。因此,綠色園區的創建成果,決定著上海“十三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發展的節奏。 根據上海市經信委透露的綠色園區創建設想,“十三五”時期,上海將主要從10個方面切入,包括推動屋頂光伏發電、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推進LED等綠色照明、建設冷熱電聯產裝置等。據測算,在上海,一個園區要完成綠色化改造,每平方公里投入約需7000萬元。 而目前無論是政府、社會資本還是園區本身,要想成為綠色園區建設的投入主體,都面臨著資金障礙。在政府層面,上海市目前缺乏針對性的資金計劃;在社會資本方面,由于綠色園區建設的回收周期相對較長,少部分項目可能要8年~10年才能回本,社會資本投資熱情不高。而節能環保服務企業多以小企業為主,無力承擔大筆資金的投入負擔。至于園區管理方,由于綠色改造的效果顯現較慢,吸引力不強,短期內無法促進招商引資。 現在有了銀行的積極介入,500億元授信額度將帶動一個新的綠色產業發展平臺。除了環保服務企業和金融機構外,政府機構和行業協會也會參與,通過對相關項目進行評審認定,從而為綠色融資發展提供注入公共信用,保證綠色園區創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上海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按照綠色園區每平方公里7000萬元的投入要求計算,500億元意味著上海“十三五”時期將有700平方公里的產業園區獲得綠色改造的資金,幾乎相當于上海104區塊總面積的90%。不過也有專家坦承,在部分基礎較差的園區,綠色改造所需資金量可能會更大。 原標題:綠色化改造籌不到錢怎么辦? 【推薦】節能環保研究報告 |
相關文章
- 上海市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2020-03-27
- 上海可回收物運輸方式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補貼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廢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塑料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玻璃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