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土”變“無毒” 腐植酸修復技術還原土壤功能
7月12日,生物腐植酸綠色修復技術媒體溝通會在中關村舉行。來自山東濟南的杰興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展示了其最新的環保科研成果:以生物液體腐植酸作為綠色修復劑,應用于鉻污染土壤治理,土壤中99.92%以上的有毒六價鉻將被還原為無毒三價鉻,重金屬污染的“毒土”變“無毒”,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綠色修復。 濟南杰興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明廣介紹,腐植酸是動、植物的殘骸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和轉化以及地球物理化學的一系列過程而形成的一類有機弱酸混合物,可以在不調節反應環境的情況下與污染土壤的六價鉻發生吸附和還原反應,形成無害三價鉻的絡合體,不會形成二次污染。不僅如此,腐植酸還可以作為一種優良的有機肥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改良土壤的功能,讓修復后的土壤恢復種植和綠化的功能。 “這是我們與山東省農科院合作對修復土壤進行的測試,測試的盆栽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有利于植物生長,10天后我們進行種植發現效果很好。”中國石油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田原宇展示了修復土壤的檢測結果,土壤種植的植物根莖葉檢測報告顯示,植物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一個月后,修復土壤再次進行檢測,六價鉻和三價鉻均未檢出。 “修復的過程沒有污染,修復完以后,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這是生物腐植酸修復技術最大的亮點。”孫明廣說,經過腐植酸修復以后的土壤,團隊用11種作物做過試驗,作物生長非常茂盛。SGS上海檢測中心也曾對修復土壤做過檢測,修復后土壤達到國家《鉻渣污染治理環境保護技術規范》等一系列修復要求,合格率100%。 據了解,該技術已通過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鑒定委員會鑒定,認為其四位一體的鉻污染土壤的修復機理為鉻污染土壤實現綠色修復提供了理論依據,稱其“在鉻污染土壤高效修復方面達到同類研究國際領先水平。”據其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在權威機構的全程監控下,該技術正應用于一處重金屬鉻污染土壤的場地修復中試。 會議現場,有記者問及修復土壤的時間周期,田原宇表示,土地修復期與需要修復的土地面積和施工人員多少有關。腐植酸綠色修復方法的反應時間很快,一般只需要2小時到48小時,會極大節省土壤修復治理過程中的時間成本。 腐植酸對工業污染土壤的修復也引發了業內人士對農業土壤修復的期待。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興潤表示,“農田的重金屬污染情況同樣刻不容緩,腐植酸修復技術既然可以用于鉻污染土壤治理,那么,腐植酸相比于常規農藥化肥來說,是不是對重金屬的抑制作用更好,這其實也開辟了一條農肥使用的新思路。”
王興潤認為,資金問題仍是關鍵。國家對于農業土壤的污染情況目前還在摸底調查中,未來如果要用該技術治理土壤污染,對于農民來說,高昂的治理成本將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推薦】土壤修復研究報告 |
相關文章
- 《北京市大興區打好凈土保衛戰 2019年行動計劃》2019-05-06
- 《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2019-05-21
- 《廣東省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9-07-05
- 北京市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2020-01-20
- 《廣東省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20-05-02
- 湖北省首次土壤全面調查將于年內完成2020-10-14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