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
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現將《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28日 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 序言 “十三五”時期是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做好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意義重大。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全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形成崇尚綠色發展、綠色生活的社會風尚,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十三五”時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主要依據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央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和國家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及《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等編制。 第一章 “十二五”時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時期,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主動順應廣大市民對改善環境質量的期待,持續加大污染治理攻堅力度,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圓滿完成了“十二五”環保規劃各項目標任務。 一、環境質量水平穩步提升 空氣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總懸浮顆粒物(TSP)等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平均下降27.4%,其中二氧化硫濃度值優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一級限值。細顆粒物(PM2.5)濃度比2012年下降15.8%。密云水庫等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不達標水體斷面中的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年均濃度分別下降16.0%、23.6%。區域環境噪聲、交通噪聲分別穩定在55分貝、70分貝以下。全市林木綠化率、森林覆蓋率分別提高到59%、41.6%。 二、保護和發展進一步協調 制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工業行業調整、生產工藝和設備退出目錄》,退出1370家污染企業,大幅壓減燃煤發電和水泥產能。嚴格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量“減二增一”管理,嚴控污染增量,持續推進能源清潔化、機動車低排放化、污水資源化。完成平原地區百萬畝造林、城市增綠等工程,松山、百花山等自然保護區被評為全國優秀自然保護區。 三、污染物總量減排力度明顯增強 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基本建成,完成核心區12.32萬戶平房采暖“煤改電”、全市1.97萬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核心區基本實現“無煤化”、城六區基本無燃煤鍋爐;淘汰183.2萬輛老舊機動車(含全部黃標車)。實施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增處理能力120萬立方米/日;開展永定河等水系綜合整治,推行跨區界斷面水質考核、水環境區域補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下降31.81%、30.39%、19.34%和24.96%,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污染物減排任務。 專欄1 “十二五”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減排情況
四、有效防范環境安全風險 新增醫療廢物和垃圾焚燒飛灰的無害化處理能力分別達到1.64萬噸/年、0.96萬噸/年,基本實現醫療廢物和工業危險廢棄物無害化處置。污染場地環境管理體系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修復污染土壤360多萬立方米。嚴格管理和監督檢查,在用放射源和射線裝置全部安全受控,廢舊放射源和放射性廢物全部安全收貯。聚焦重點行業,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治專項行動,妥善處置各類環境突發事件。 五、環境治理能力不斷提高 完善環境保護統籌調度、考核評價、督促檢查等機制。修訂實施大氣、水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規,制(修)訂43項全國最嚴的排放限值標準,出臺提高排污收費標準等38項經濟政策,完成細顆粒物源解析等重大課題研究,法規約束、標準引領、政策引導、科技支撐能力全面增強。全市環境監測系統實現標準化建設,環境質量監測網絡進一步完善,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建成投入使用。環境監察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持續保持環保執法高壓態勢,企業環保意識明顯增強。 六、初步形成共防共治格局 不斷拓寬政府環境信息公開范圍,重點排污單位環境信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等信息及時更新;實施有獎舉報,鼓勵市民監督環境違法行為,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渠道進一步拓寬。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宣傳,利用“環保北京”微博、“京環之聲”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加強與公眾互動交流。創建26家環境教育基地,環境保護納入干部培訓教育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環境公益活動,廣大市民主動參與環境保護、積極踐行綠色生活理念的意識大幅提升。 七、區域聯防聯控深入推進 堅持將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優先領域。牽頭建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執法聯動、合作治污、聯合宣傳、空氣重污染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等機制,推動出臺京津冀區域加大天然氣、優質煤、國Ⅴ標準油品供應等政策。 專欄2 “十二五”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
相關文章
- 北京市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2020-01-20
- 《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計劃》2020-02-14
- 北京市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單位一覽表2020-04-20
- 2019年北京污水收集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情況2020-06-05
- 北京市印發實施VOCs治理專項行動方案2020-07-21
- 《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下載2021-04-08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