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生產2018年行動計劃》【附項目】
山西省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生產 2018年行動計劃 為加快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工業固廢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推進工業清潔生產,推進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特制定山西省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生產2018年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 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以國務院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為統領,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突出問題導向、創新引領。加大環保提標改造力度,帶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加大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力度,推進工業固廢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主要目標 2018年全省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8%,綜合利用量達到1.25億噸以上,其中:煤矸石8500萬噸、粉煤灰2500萬噸、冶煉渣1500萬噸。推進70余個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建設,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推進朔州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和區域工業綠色發展試點工作。 三、工作重點 (一)加大朔州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堅持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多元利用、集約發展的基本原則,優化朔州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布局,推進朔州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園區、懷仁縣金沙灘陶瓷工業園區、平魯區北坪工業園區三個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聚區建設,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健全與園區主導產業發展相適應、相銜接、布局合理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體系,全面提升朔州市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2018年朔州市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6%。 朔州市要按照工信部批復的區域工業綠色發展試點方案的要求,進一步加快綠色轉型發展,在發展新型綠色產業上,要進一步擴大新能源產業規模,加快新能源汽車、煤炭礦業裝備再制造等綠色裝備制造業發展,加大對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的支持力度,發展粉煤灰制建材和高端替代品、煤矸石制陶瓷、脫硫石膏制高附加值建材等產業產品。在傳統產業綠色改造上,加大煤炭去產能力度,加大以安全生產為重點的技術改造,要按進度落實省政府熱電廠超低排放改造計劃,強化電力企業清潔生產。2018年根據工信部要求做好區域綠色轉型發展試點評估工作。 (二)推進資源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建設。發揮重點項目的示范引導作用,加快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提升我省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水平,力爭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冶煉渣等大宗工業固廢在利用量和利用產品附加值上有進一步提高。推廣應用產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重點領域關鍵技術與裝備,實施資源綜合利用重點項目推進發展戰略,重點推進中條山有色尾礦制備建筑陶瓷項目、威頓集團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項目、華基建材建筑垃圾及工業尾礦資源化利用項目等一批資源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建設。加大項目跟蹤落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后續服務,幫助企業盡快完善項目手續,落實建設條件,推進項目盡快達產見效。 (三)推進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加大以清潔生產為重點的提標改造力度。要結合國家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環保督察要求,推進我省工業,特別是電力、冶金、焦化、煤化工等重污染行業,實施環保提標改造、搬遷改造,重點抓好國藥威奇達清潔生產技改、潞安煤基合成油鍋爐煙氣脫硫脫硝除塵、黎城太行鋼鐵環保提標改造等一批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實施。電力、冶金行業要繼續加大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低氮燃燒改造、脫硫脫硝除塵系統升級改造、煙氣電凝并-電袋一體化除塵等清潔生產技術,焦化行業要加快推進干熄焦、廢水深度處理回用等節能減排工藝技術的推廣,煤化工行業要在進一步加大脫硫脫硝系統升級改造、高效催化氧化廢水預處理、有機廢氣吸附回收、低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深度臭氧催化氧化等清潔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 (四)推進資源綜合利用重點企業提質增效發展。推進綜合利用企業加大市場調研,圍繞突破運距、提高檔次、拓展運用范圍,開發高端替代品,開發提質換代產品。推進稅務部門落實好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研究建立固廢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加強政策支持、規劃引導、項目推進,重點支持太鋼、同煤、晉煤、中條山有色等大型企業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重點培育平朔煤矸石電廠、朔州潤臻公司、山西天元綠環等綜合利用企業壯大產業規模。鼓勵產出固廢大型工業企業重組資源綜合利用中小企業,發揮大企業資金、人才、管理優勢,通過兼并重組、入股控股、聯營合作等方式,發展混合股權結構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發展壯大綜合利用產業規模。 (五)推進工業園區開展資源綜合利用。鼓勵傳統工業園區或產業集聚區開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區創建。有關市縣要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區建設納入本區域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督促入園企業落實生產者延伸責任,加大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落實入園企業主體責任,建立“污染者付費、治污者受益”的良性發展機制。鼓勵孝義梧桐工業園、忻州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等資源消耗大、廢棄物排放多的工業園區發展資源綜合利用,梯次利用能源原材料及生產廢物,推進園區三廢實行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循環利用。鼓勵園區項目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嚴格執行環保部門批復的園區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加強園區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綜合利用工業固廢。 (六)加快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堅持問題導向,面對加劇的市場競爭環境,面對綜合利用產品運距難以突破的困境,引導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實施科技引領戰略,加大產學研用結合,支持高校在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建立重點實驗室,加大固廢資源基礎研究,支持綜合利用企業選派科研人員到高校進修研習。鼓勵企業高校聯合,加快綜合利用科研成果中試和轉化應用。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提高建材綠色化和循環利用水平。嚴格準入要求,積極申報工信部廢鋼鐵回收加工等再生資源準入,推進廢輪胎、廢舊金屬、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的回收再生利用。推廣廢水深度處理技術,推進工業廢水處理回用。推廣應用煤矸石陶瓷技術、煤矸石耐火材料技術、粉煤灰保溫纖維、脫硫石膏噴涂砂漿、煤機裝備再制造、廢舊家電拆解回收等資源綜合利用重點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監控。明確任務目標,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年度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各市經信委要積極協助項目單位,落實建設條件,加快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重點項目建設,及時向省經信委報送本市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及投資完成情況。各市要進一步分解細化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目標任務,加強工業固廢重點排放及利用企業運行監控,推進目標責任落實,確保年度目標任務完成。 (二)開拓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市場。鼓勵企業加快產品的升級換代,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產品運距,努力拓展省外市場。積極開展新產品推廣宣傳推介引資活動,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把產品賣出去,把資金、技術、人才、項目引進來。各市各工業園區,要結合自身產業和區位特點、結合產品開發生產情況,通過召開推介會、發布會等形式,把我省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宣傳出去,發揮各方力量參與我省資源綜合利用。 (三)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協調服務力度。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轉型項目建設年”要求,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項目支持力度,加強重點項目跟蹤管理,督促項目按時完工達產。對示范意義明顯、行業帶動效果強的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重點項目給予省技改專項資金支持,并加強事中、事后管理,做好協調服務,帶動社會資金投向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 (四)加強社會監督。結合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督察要求,依法保障社會公眾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完善公眾參與程序,推動重點排污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加大監督檢查和抽查力度,通過社會監督強化政府監督,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立,及時向社會公布違法者名單。注重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使用,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工作宣傳,引導企業自覺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實施清潔生產改造。 附件:1. 2018年全省及各市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目標 2. 2018年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項目匯總表 |
相關文章
- 關于印發山西省綠色制造2019年行動計劃的通知(附項目)2019-05-29
- 《山西省水污染防治條例》2019-10-12
- 山西:《再生橡膠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20年5月1日起實施)2019-12-13
- 《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2020-04-30
- 上海可回收物補貼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廢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