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環評“放管服”再創新亮點——環評監管細化部門、市(縣) 環評服務貫穿始終
11月16日,江西省印發江西省環評與排污許可監管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和2021 年度環評與排污許可監管工作方案。2021年起,江西將對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編制質量、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及發證登記質量、規劃環評落實情況、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落實情況、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執行情況等進行監管。 這一監管行動“亮點”在于細化到部門、地市(縣)。環評、執法、監測、督察等部門以“齊抓共管”的形式共同抓好環評與排污許可的省級監管工作。 2020年以來,江西省在全國率先開展環評編制規范性事后監管,開創環評機構實際控制人延伸監管“獨家”模式。對省內業務量較大的70余家環評單位進行全覆蓋抽查,23家存在規范性問題的單位被通報、失信記分;對疑似異常經營的環評單位的關聯公司進行了延伸監管,對質量管理問題嚴重的環評單位、人員予以通報批評及失信記分處理,對環評文件弄虛作假的依法立案查處;對在贛從業的疑似異常經營環評機構進行排查,印發了《江西省重點監管環評機構名單(第一版)》,要求各級環評審批部門在受理、審批過程中做到規范性檢查到位、編制質量檢查到位、現場檢查到位。 環評“放管服”嚴在“監管”,重在“服務”。 今年以來,江西省主動推動環評容缺審批、拓展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全力服務重大項目,做好“六穩” 落實“六保”,服務經濟復蘇有擔當。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生態保護紅線調整或不可避讓論證不再是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進一步拓寬環評審批正面清單,生豬養殖環評實施告知承諾制,全省200多個“三類項目”環評應急服務得到保障,800多個項目實施了告知承諾制,約2000個項目豁免環評登記;主動對接重大項目,協助做好匯報溝通、優化論證、公眾參與等工作,江銅創新倍增、雙港樞紐等重大工程順利推進,其他投資20億以上的52個重大產業項目全部完成環評手續。 除此之外,江西省首創的看板調度、質量控制、一縣一策等環評工作模式向全國推廣,省市級“三線一單”正逐步發布實施和落地應用,重大項目“三本臺賬”環評審批服務機制建立完成。截至目前,全省共計發證登記7.4萬家,全覆蓋摸排總數達9.4萬家,全覆蓋質量控制貫穿工作始終。 |
相關文章
- 上海市排污許可證庫(截止2018年12月31日)(472家企業)2019-01-18
- 天津排污許可證庫(截至2019年1月4日)2019-01-21
-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管理權限的建設項目目錄(2018年本)》2019-02-15
- 《上海市不納入建設項目環評管理的項目類型(2019年版)》2019-02-27
- 山東公告:水處理行業企業應于9月底前取得排污許可證2019-06-18
- 《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2019-08-19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