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解讀
為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落實《中國制造2025》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的戰略部署,加快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編制了《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工信部聯節〔2016〕304號,以下簡稱《指南》)。現就《指南》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問題1:《指南》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制定的? 答:我國是制造業大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建成了門類齊全、結構完整的產業體系,制造業規模居于世界首位,轉型升級初見成效。然而,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制造業的資源環境問題仍較為突出,可持續發展仍面臨巨大挑戰。特別是在產業深度融合背景下,生產制造過程的連續性、相關性特征不斷增強,制造業綠色發展模式朝著系統性、綜合性方向發展,需要建立相應的綜合性標準體系,引導和支撐綠色制造加快發展步伐。綠色制造標準體系是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關于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的戰略任務,實施綠色制造標準化提升工程而建立的綜合標準化體系,具有明確的目標導向性。《指南》分析了國內外綠色制造政策規劃要求、產業發展需求和標準化工作基礎,將標準化理論與綠色制造目標相結合,提出了綠色制造標準體系框架,梳理了各行業綠色制造重點領域和重點標準,為成套成體系地推進綠色制造標準化奠定了基礎,是推進制造業綠色發展的有力手段。
問題2:《指南》編制的過程是怎樣的? 答:為做好綠色制造標準化頂層設計,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標準化工作總體部署,我們于去年啟動了《指南》制定工作。初稿形成后,我們在今年1月召開的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標準化工作座談會上就《指南》征求了各行業專家意見,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指南》進行了修改完善,經商國家標準委及各行業標準化機構,形成《指南》征求意見稿。2016年4月,再次征求了國家標準委及化工、鋼鐵、有色、建材等19個行業標準化機構的意見,并根據反饋的意見進行了多輪的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南》發布稿。
問題3: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的目標和思路是什么? 答: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的目標是:到2020年,制定一批基礎通用和關鍵核心標準,組織開展重點標準應用試點,形成基本健全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到2025年,綠色制造標準在各行業普遍應用,形成較為完善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加快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企業、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重點領域標準制定,創建重點標準試點示范項目,提升綠色制造標準國際影響力,促進我國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 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的思路是:結合《工業和通信業節能與綜合利用領域技術標準體系》(工信廳節〔2014〕149號),以引導性、協調性、系統性、創新性、國際性為原則,以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的戰略任務和實施綠色制造標準化提升工程為目標,以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壯大綠色企業、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為重點,加快重點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成套成體系地推進綠色制造標準化工作,推動加快建立綠色制造體系。
|
相關文章
- 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全文下載2017-01-18
- 工信部印發《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行動計劃(2017-2019年)》2017-05-26
- 2017年第一批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名單公示2017-08-01
- 工信部關于發布2017年第一批綠色制造示范名單的通知2017-09-01
- 十六部門關于印發發揮民間投資作用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指導意見的通知2017-11-21
- 兩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的通知2019-04-0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