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行業分析【垃圾滲濾液處理、污泥處理處置、水資源再生、垃圾焚燒發電】
環保行業指生產物品或供應原材料及服務以治理污染的業務,包括污水處理、水資源再生利用以及涵蓋污泥處置、垃圾滲濾液處理及垃圾焚燒發電設施的市政固廢處理等業務領域。由于政府的支持,環保行業的投資總額于2015年達人民幣1.1萬億元,表明2010年至2015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5%,且預計于2020年將達人民幣2.0萬億元,表明2015年至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7%。中國環保行業的市場推動力包括中國經濟及可支配收入增長、環保立法及執法改善、政府對減污的獎勵、污水及市政固廢處理的標準日益嚴格及公眾環保意識不斷增強。 中國垃圾滲濾液處理產業 垃圾填埋產生的滲濾液于排放前須經妥善處理,以避免或盡可能降低對周圍環境的負面影響。近幾年來,中國政府已頒布嚴格的市政固廢控制措施,以保護環境。該等措施帶動了垃圾滲濾液處理產業的發展。近年來,中國的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標準日益嚴格。2008年頒布的新修訂市政固廢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對垃圾滲濾液內的污染物(如BOD5、CODCr、氨、TN及重金屬)排放標準實施更嚴格的規定。就垃圾焚燒發電廠而言,垃圾滲濾液及清洗垃圾車產生的廢水應根據市政固廢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在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內收集、妥善處置或處理。經處理的垃圾滲濾液應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方可排放。中國面臨繁重的滲濾液處理任務。中國產生的滲濾液數量由2010年的45.6百萬噸增加至2015年的78.4百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4%,預計將增加至2020年的112.7百萬噸,2015年至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5%。處理的滲濾液數量將由2015年的55.4百萬噸增加至2020年的107.9百萬噸,2015年至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4.3%。進入中國垃圾滲濾液處理產業的壁壘包括技術、資本要求。 污泥處理處置產業 污泥處理處置包括采用一系列工藝來穩定和減少污泥及使污泥對環境無害(污泥處理)及利用處理后污泥(污泥處置)。一般而言,處理1,000噸污水通常產生半噸至一噸污泥。隨著處理后污水量的增加,污水處理產業產生的污泥亦迅速上升。2010年至2015年,中國的污泥產量以7.4%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從2,490萬噸增加至3,550萬噸,且預計于2020年將達4,910萬噸,表明自2015年至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7%。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5年的研究,中國得到適當處理和處置的污泥將近50%。近年來,中國政府已開始密切關注污泥處置產業的發展,頒發一系列污泥處理處置獎勵措施。根據水十條,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應妥善處理及回收。未妥善處理的污泥不得傾倒至農田。所有非法污泥吹填場將被清除。現有污泥處置設施應于2017年底前升級,地級以上城市的污泥處置率于2020年前應達到90%。進入中國污泥處置產業的壁壘包括技術、資本要求及運營經驗。 水資源再生利用和回收產業 中國面臨水資源短缺,且其人均水資源明顯低于全球平均值。同時,中國水資源分布極為不均。中國水再生利用率仍較低。然而,預計中國再生水利用和回收的產能將繼續大幅上升。該產業的日產能自2010年的1,210萬立方米增加至2015年的2,540萬立方米,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0%,且于2015年至2020年,預計產能將以10.4%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加至2020年的4,160萬立方米。根據水十條,推廣使用再生水是中國政府未來五年的主要任務之一。到2020年,水資源有限的城市的再生水利用率應超過20%,而北京-天津-河北地區的再生水利用率應超過30%。進入中國的水資源再生利用和回收產業的壁壘包括資本要求及缺乏穩定的污水資源。 垃圾焚燒發電產業
中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日產能自2010年的80,800噸╱天增加至2015年的220,300噸╱天,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2.2%,預計將于2020年達450,800噸╱天,表明自2015年至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4%。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12年3月28日發布《關于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并于2012年4月1日生效。該政策規定,所有于2006年1月1日后獲批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將享受新電價受惠于以下電價:(i)每噸垃圾生產的前280千瓦時電力的電價為人民幣0.65元╱千瓦時(含增值稅)及(ii)該噸垃圾生產的其余部份電力享有與地方火電廠相同的上網電價。于2015年,中國西部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日產能為26,500噸。四川、云南及重慶乃中國西部地區排名前三位的省份,日產能分別為9,300噸、6,000噸及4,100噸。中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市場推動力包括城市化進程加快、監管環境有利、技術改進及土地短缺。進入中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壁壘包括管理能力、項目可用性、資本要求及技術專長。一個城市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數量通常取決于其城市規劃目標并受此限制。垃圾焚燒發電廠通常要求巨額投資。日處理能力為1,0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通常需要人民幣3億元至人民幣8億元的初始資本投資。預計大多數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資回收期較長,介乎5至10年不等。 本文版權為全球環保研究網(www.bbm3k.cn)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務必注明來源。 【推薦】環保產業研究報告 |
相關文章
- GEP Research工業廢水零排放行業分析報告(2023年)2023-07-04
- 焦化廢水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報告(2023)2023-08-09
- 中國大城市水務水環境市場研究報告2023-09-18
- 中國縣域水務水環境市場研究報告2023-09-18
- GEP Research:環保行業研究報告(2024)2024-02-05
- GEP Research:活性炭再生產業洞察報告(2024)2024-04-0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