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環保:常盛制藥為何愿循環利用廢水?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制藥廢水處理一直是困擾行業發展的難題。在廢水深度處理的基礎上,內蒙古常盛制藥建成水資源綜合循環利用項目,實現了生產用水循環利用。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工業區的常盛制藥一直注重廢水處理,2013年,公司首創了微電解工藝并投入使用,使廢水排放的COD大幅下降。然而,托克托工業區附近并沒有良好的排污渠道,即使園區污水達標排放,也經常遭到附近群眾投訴,當地政府為污水排放找出路而頭痛。同時,由于內蒙古水資源匱乏,水資源費也將不斷提高。因此,常盛制藥變被動為主動,在2014年建成了水資源綜合循環利用項目。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項目投資超過1億元,將原本經過環保中心生化單元達標處理的廢水,再次經過微電解、軟化、砂濾、超濾、反滲透、超級反滲透和蒸發結晶等環節處理。超濾反滲透處理后的廢水回用率達到92.5%,最后經過蒸發結晶,實現水、鹽分離,廢水回用率能達到99%以上,形成的硫酸鈉晶體也可作為血溶劑等生產原料。在項目車間,記者在大屏幕上看到,實時廢水處理量、回用量和回用率等信息一目了然。 據介紹,車間內的設備采用美國陶氏和德國MFT等進口品牌,其中德國原裝進口的超級反滲透設備首次應用于醫藥工業廢水處理,效果良好。“循環利用項目的設備供應和運營全部交給成都美富特膜科技有限公司,由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能夠保證項目的穩定運營。”常勝制藥董事長盧華說。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雖然投資很大,但項目長期穩定運營不僅為廠里解決制藥廢水排放的后顧之憂,也能為公司帶來經濟效益,源頭的取水費、外排的污水處理費都有節省。首先,制藥廠用水要從黃河取水,每噸新水要交給水務公司2.8元~3元取水費(含水資源費)。項目運行前,公司每天的新水取水量為5000噸左右,而現在每天只需補充200噸~300噸新水。 另外,制藥行業有句行話,“制藥”必先“制水”,新水不能直接用于生產,需要前段預處理。綜合循環利用項目運行后,處理的中水可以直接用于生產,省去了“制水”成本。 第三,末端處理方面,之前公司經過環保中心生化單元達標處理的廢水COD降到300mg/L之后,交由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費用為5.88元/噸。現在盡管綜合利用項目的廢水處理成本為每噸7元~8元,但前端省去的成本加上結晶鹽的回收利用,仍然合算。 目前,項目已經運行了兩個多月,廢水基本形成了廠內的閉路循環利用。廢水綜合循環利用技術的成功運行,為制藥、化工企業廢水治理開辟了一條新路,同時具有推廣價值。 (原標題:為何愿循環利用廢水?看常盛制藥怎么算環保賬) |
相關文章
- 南華儀器:“雙業務”協同發展的環境監測服務提供商2023-04-24
- 工業廢水零排放項目業務模式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項目策略及路徑2023-07-0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回收行業市場占有率(TOP10)2023-08-25
- 邦普循環三元電池回收(含黑粉)發展歷程2023-08-25
- 垃圾焚燒煙氣治理降本增效的全新答案:GORE? DeNOx SCR催化脫硝濾袋2025-01-10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