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環保:秸稈炭化再肥田 改土保墑又環保(2)
改良土壤 守住飯碗 “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本”。這句話精準地概括出土壤與農業、人類之間的重要關系。一直以來,耕地后備資源嚴重不足是我國土地的基本國情。但是珍貴的耕地資源卻面臨著土壤板結,土壤酸化,土壤鹽漬化,土傳病害不斷加重,土壤中各營養元素比例失調等威脅。 發展綠色農業,改良和培肥土壤刻不容緩。但是,不同地域的土地出現的問題不同(鹽堿、貧瘠、酸性、板結、污染等),不同土地不同季節所適宜種植的作物不同(小麥、水稻、玉米、土豆等),土地的改良和培育也需要根據實地問題制定專業的治理方案,才能保證對土壤和作物起到積極的作用。 有沒有一種肥料,既能為作物提供營養,又能改良土壤呢?三聚環保與南京農業大學聯合研發出了生物質炭基有機無機復合肥、土壤改良劑、生物殺蟲劑等綠色產品,達到了有效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樣性,養地保墑等效果。 生物質炭在提高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生長和固碳減排方面存在巨大的潛力。它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礦質養分含量,疏松土壤,改善耕性。針對鹽堿化土壤的修復,生物質炭可以通過對鹽基離子的吸附,降低土壤溶液中的鹽基離子濃度,使土壤的電導率顯著降低,有效改善作物的生長環境。同時,生物質炭具有巨大的表面積和較強的陽離子交換能力,對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屬和有機物都具有很強的鈍化能力,可有效地降低這些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和在環境中的遷移,對改善重金屬污染土壤環境具有重大意義。 三聚環保利用獨特的秸稈炭化工藝與復合技術,開發的“三聚地沃”品牌生物質炭基肥、土壤改良劑等新產品,具有豐富的納米孔隙結構和緩釋功能,保留了秸稈中豐富的氮、磷、鉀速效養分和多種高活性有機質,施用生物質炭基肥、土壤改良劑及液體肥,可顯著減少作物病蟲害,減少農藥用量,降低農藥過度使用及殘留對生態環境及人體健康的影響。另外,三聚環保還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定制肥料及施肥方案,實現各類養分的均衡供應和緩釋效應,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節約資源,維護生態環境平衡。 創新商業模式 推動農業工業化 三聚環保按照“源自農業,反哺農田,惠及農民”的理念,建立了產融結合的商業模式。由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成立聯合基金支持產業發展,通過合作社集中土地流轉、農民土地使用權入股等方式實現土地歸攏,就地打造秸稈收集、炭化、造肥、糧食種植產業鏈,從而打破收儲運銷難題。 經過嚴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效益測算,商業模式的創新可實現較好的投資回報,并支撐項目的良性發展,完全市場化運行。由政府主導,與企業協同一體化推進,確保項目所需秸稈資源的穩定供應和產品應用市場,實現產業的規模化高效運營。 截至目前,三聚環保已經與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河南、山東、山西、江蘇、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甘肅、陜西、寧夏、青海、西藏、云南、海南等省份以及北大荒集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簽訂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戰略合作協議,與70多個市縣進行了合作洽談,2017年擬開工建設30多個項目。
2017年,公司將繼續堅持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品牌創新和管理創新,持續開發生物質規模化利用關鍵技術,研制生物質綠色清潔能源和環保新材料,繼續推動生物質的高效循環利用與二氧化碳減排,建設成為國內外領先的秸稈等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龍頭企業,實現“天藍、水清、地沃、人善”的低碳新能源夢。 |
相關文章
- 三聚環保:手握核心技術 保障公司長期成長2016-09-20
- 金正大磷石膏綜合利用取得重大突破2016-09-27
- 三聚環保:生物質綜合利用技術為秸稈找到新出路2016-11-01
- 國禎環保:水環境綜合利用服務商2016-11-14
- 源自農業 反哺農田 惠及農民 促進秸稈資源化利用(三聚環保)2017-03-08
- 科林環保擬打包收購新中水再生資源旗下14家子公司100%股權2018-07-10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