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大理市生活垃圾處置城鄉一體化系統工程(PPP)
時間:2015-08-04 15:50來源:GEP Research 作者:全球環保研究網 點擊:
次
大理市生活垃圾處置城鄉一體化系統工程(PPP)
大理市生活垃圾處置城鄉一體化系統工程
一、項目概況
大理市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是州府所在地,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大理市下轄10鎮、1鄉、111個村委會和501個自然村,以及創新工業園區、旅游度假區、海東開發管理委員會,總面積1815平方公里,總人口68萬人,全市日均垃圾產量約688噸。為提高全市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創新垃圾收集清運處置新模式,探索洱海環境保護新經驗,大理市按照“科學治理、科技領先、城鄉一體、市場化運作”的思路,引進先進技術,采用市場化運作,于2012年啟動實施了洱海流域垃圾收集清運處置系統工程建設,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實施生活垃圾處置城鄉一體化系統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在洱海流域的兩區和下關、大理11個鄉鎮,共建設10座垃圾中轉站,購置15輛垃圾轉運車、111輛小型垃圾收集車和1002個收集箱體;二是實施裝機容量12兆瓦、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以上的大理市第二(海東)垃圾焚燒發電工程,對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三是構建數字化監管系統,實現對市場化運作企業運營情況的全方位監管。
目前,大理市洱海流域垃圾收集清運處置系統初步建成,運轉正常。全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集清運量從2013年的164,657.7噸(日均451.1噸),提升到2014年的196,931.6噸(日均539.5噸),增長了19.6%,城鄉環境衛生、洱海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基本實現全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集清運全覆蓋、壓縮轉運全封閉、焚燒發電資源化、監督管理數字化、建筑垃圾再利用”的預期目標。
二、運作模式
(一)建設模式
2010年10月,大理市以BOT(投資建設-運營-移交)方式,引進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公司,采用德國馬丁SITY2000逆推傾斜式爐排爐焚燒發電處理工藝,投資4.2億元建設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2012年6月,大理市公開招標以BTO(投資建設-移交-運營)方式引進重慶耐德新明和公司,采用先進、成熟的上投料式水平直接壓縮加大型拉臂鉤車轉運的處理工藝,投資1.1億元建設10座大型垃圾壓縮中轉站。此外,各區鎮積極探索,采用承包、租賃等方式,通過公開招投標,將城鄉生活垃圾收集清運工作推向市場。
(二)運行模式
全市城鄉生活垃圾按照統一流程,通過收集、轉運、處理三個環節進行處置。收集清運環節由各區鎮負責,用自行投資、承包的垃圾車及配發的垃圾收集車將生活垃圾收集至環洱海10座垃圾中轉站,經壓縮裝箱后,全程密閉轉運至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發電、無害化處理。最終實現收集清運全覆蓋、壓縮轉運全封閉、焚燒發電資源化。
(三)結算方式
經初步測算,大理市生活垃圾處置城鄉一體化系統建成后,年運營費用需要4430.5萬元,其中: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處理服務費用1445.4萬元(按垃圾處理貼費標準66元/噸以及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測算);10座大型壓縮垃圾中轉站運行服務費用1752.2萬元(根據中轉站與海東垃圾焚燒廠實際距離分別測算);各鄉鎮將垃圾收集至中轉站的年費用為1233.0萬元(按日收集清運生活垃圾600噸測算)。大理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費用、轉運費用和處理費用統一列入財政預算。
垃圾轉運及處理運營企業的服務費用,按照《大理市生活垃圾轉運處理服務費結算工作實施方案》,由運營企業每月3日前填寫上月結算確認通知單,上報至市城管局、環保局、審計局、財政局、服務費結算工作領導組等部門審核簽字后進行撥付。
(四)監管方式
1、數字監管
2013年7月,籌資326萬元建設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理信息化管理系統。各站點稱重數據、視頻數據實時傳輸到信息中心,同時為垃圾轉運車輛安裝了GPS定位系統。稱重數據作為垃圾收集清運獎補經費和政府支付企業運營費用的主要依據,視頻數據可以實現對垃圾壓縮和處理過程的實時監控,最終實現城鄉生活垃圾處置全過程的“數字化、視頻化、定位化”目標。
2、量化考核市政府與垃圾收集清運責任區鎮簽訂《大理市洱海流域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責任書》,確定垃圾收集清運任務量,依據數字化監管系統統計的各鄉鎮垃圾清運量,進行一日一公示、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考核,對全市垃圾收集清運工作進行科學管理,通過工作目標倒逼服務效果,解決垃圾收集清運工作的監管問題。
3、政策保障市政府出臺《洱海流域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置實施辦法》、《洱海流域污水垃圾和畜禽糞便收集處理監督及獎補辦法》、《大理市環洱海農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置和垃圾收集員履職考核辦法》、《大理市生活垃圾處理費收費管理辦法》、《大理市生活垃圾轉運處理服務費結算工作實施方案》、《大理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管理的工作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進一步完善城鄉垃圾有償收集清運保潔工作機制和各級資金投入長效機制,為城鄉生活垃圾處置系統提供政策保障。
三、借鑒價值
(一)完善法規、健全機制
大理市先后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垃圾收集清運責任制度、考核獎補制度,出臺相應政策文件,使全套系統的運轉有章可循、有據可查,確保工作到位。隨著系統的建設,大理市政府明確整個系統由大理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作為主管部門進行日常監管,市洱管局、環保局、財政局等部門配合實行按季考核,兌現獎懲。各區、鄉鎮建立相應的管理部門,人民群眾自覺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使系統得以有效運行。
(二)城鄉一體、高標準建設
大理市按照流域垃圾治理全覆蓋的思路,高起點、高標準規劃設計,實施城鄉垃圾治理一體化系統建設,提高了農村環境衛生標準,完善了城鄉環衛基礎設施,初步建立起了城鄉一體的流域垃圾收集處理體系。
(三)政府補貼、市場化運作
一是通過招商引資、競爭性談判,以BOT方式引進焚燒發電廠建設項目;二是以BTO方式引進垃圾壓縮中轉站項目;三是收集環節由鄉鎮負責采用承包、租賃等方式實行市場化運作。
(四)數字同步、信息化監管
建成垃圾收集清運處理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視頻的實時監控、車輛的GPS定位及數據的實時傳輸,對垃圾收集、轉運、處理環節的全過程實行“數字化、視頻化、定位化”實時監管,實現信息化管理。
(五)打破區劃、扁平化管理
一是城鄉一體化系統打破大理市和創新工業園區、旅游度假區、海開委的行政區劃界限,統一規劃、建設、管理;二是中轉站建設打破鄉鎮界限,統一建設,實行市場化運作,例如,喜洲垃圾中轉站服務區域輻射到喜洲、銀橋、灣橋等多個鄉鎮乃至洱源縣右所鎮、鄧川鎮。
|
相關文章
- 葛洲壩預中標泰城水生態環境治理PPP項目(58億)2019-05-24
- 葛洲壩、博天環境等聯合體入圍陽西縣PPP模式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2019-06-11
- 八大“中”字頭企業競奪安陽18億水生態整治PPP項目2019-07-26
- 遼寧:2019年PPP重點推介項目公告(20個PPP推介項目 總投資97.95億元)2019-12-11
- 中聯重科、航天凱天、博世科三方入圍湖南省臨武縣供排水和村鎮污水治理及配2019-12-11
- 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公示2020-12-18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