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啟動舊電器現金回收計劃(2)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社會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達10多萬家,80%以上為中小企業;2013年廢鋼鐵、廢塑料、廢有色金屬、廢紙、廢輪胎、報廢汽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7大品種回收量接近1.6億噸,比2000年增長3倍多;回收總值接近6000億元,比2000年增長12倍。業內人士表示,坐擁巨大的市場空間,再加上相關扶持政策密集出臺,預計再生資源龍頭企業有望受益政策的長期支持。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進入電器電子產品的快速增長期,家用電器的平均使用壽命為8-10年,這導致進入20世紀以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產生量迅速增長。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尤其以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更新最快,平均使用壽命越來越短,進而加快了電子廢棄物的增長速度。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推算,2011年主要電器電子產品的實際廢棄量,電視機約為2532萬臺,電冰箱約為868萬臺,洗衣機約為1264萬臺,空調器約為141萬臺,計算機約為2530萬臺,合計7345萬臺。此外,每年還有大量的手機、復印機、傳真機、打印機等電子產品報廢淘汰。 眾所周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含有鉛、鎘、汞、六價鉻、聚氯乙烯塑料、溴化阻燃劑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處理不當將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巨大危害;另一方面,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富含鐵、鋁、銅、玻璃及各種稀貴金屬,以及可供回收利用的塑料等多種資源,如果能夠再生利用,則有助于解決資源日益短缺的問題。 目前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流向主要有四個方面:再使用、存儲、拆解和填埋,其中被拆解處理的比例不足20%,而拆解工藝多為物理拆解,缺乏深度加工,這導致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利用率非常低。鑒于大量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帶來的環境問題和回收利用價值,未來拆解處理勢必成為主流方向。 政策層面,以歐洲為例,歐盟2003年頒布的《廢棄電子電器設備指令》,要求生產商承擔廢棄產品的收集、處理等一系列工作,規定各成員國必須于2004年8月13日前將指令內容落實到國家法律體系中并予以實施。而我國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則在2009年3月才發布,并于2011年1月開始實施。該《條例》對于“處置資格許可制度”、“專項處置基金”、“生產、銷售、回收、處理企業的責任”等方面進行了定義,標志著我國家電拆解行業進入實質性發展時期。 從投資機會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受益基金補貼和產品目錄擴張,電廢處理市場將迎來爆發增長。2013年12月發改委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調整重點》征求意見稿,在當前5種產品的基礎上,新增了23種產品。信達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新增目錄一旦確定,電廢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行業的市場容量在1000億以上。 另一方面,報廢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將成為趨勢,市場容量將達到4200億元。201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37億輛,理論報廢量超過200萬臺,而正規渠道回收量只有60萬輛,銷售額78億元。分析人士表示,《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管理條例》醞釀已久,有望近期出臺,屆時報廢汽車回收率、資源化率將大大提高。信達證券推測未來汽車報廢量將年均增長18%,汽車拆解市場容量將達到4200億元。 |
相關文章
- 重型卡車也能實現電動化 相比轎車減排成效更顯著2017-11-30
- 美國2025將成全球最大LNG出口國2018-05-17
- 美國百億投建新LNG出口終端 年出口量將達1600萬噸2019-02-20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2020-11-04
- 美加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的凈零排放2021-02-25
- 全球碳排放碳減排:拜登將在氣候峰會上承諾美國減排50%-52% 日本近50%2021-04-2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