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否實現減排新目標?《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后減排時代(2)
中國和歐盟偏向10年期,美國偏向5年期,這與美國總統4年任期不無關系,但都無法避開國際條約要經過參議院批準方能生效的法律程序。此外,美國政府也有意避免與歐盟的減排計劃做對比。如果進行對比,美國的減排目標要比歐盟的低。 第三,為什么是26%~28%?奧巴馬政府在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上,提出2020年要在2005年的水平上減排17%的允諾。但與1990年承諾的目標相比,只減少了3%。美國在《聲明》中表示,計劃2025年在2005年的水平上減排26%~28%,這一范圍本身就留有余地。專家分析表示,這顯示出美國可能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美國國內如何看待? 參眾兩院齊聲抵制,民眾普遍支持 盡管《聲明》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在美國國內卻遭到了參眾兩院的齊聲抵制。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約翰·博納和即將出任共和黨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麥康奈爾齊齊發聲,批評中美減排協議,并要予以抵制,完全以黨派利益為先。 博納發表聲明稱,奧巴馬和中國達成的這一協議會嚴重影響美國就業,美國可能受到毀滅性沖擊。博納還表示,能源價格已經影響了美國中產階級家庭,而這一協議可能進一步拉高“可承擔的、可依賴的能源”價格,共和黨將堅持通過立法來控制美國環保局,以阻止這些氣候變化的政策生效。 麥康奈爾同日說,奧巴馬想把這個不現實的計劃強加到他的繼任者身上,將導致電、氣價格上升,就業機會減少。他還呼吁美國人一起反對奧巴馬的計劃。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發表專家文章稱,剛剛在中期選舉中獲得兩院多數支持的共和黨反對奧巴馬政府與中國的氣候協議及其國內氣候政策,是政治性的黨派對抗,與實際的減排技術能力及減排成本支付能力并無實質性的關系。 在美國參眾兩院的齊聲抵制下,美國媒體對此卻抱有不同看法。《紐約時報》稱,中美領導人在中美減排方面達成的歷史性協議“從根本上改變了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全球政治”,給2015年全球氣候變化談判注入了新的樂觀情緒。中美的減排目標也將是新的全球氣候條約的核心部分。 |
相關文章
- 2016年美新增儲能裝機221MW2017-03-23
- 67億美元收購對手 美國最大天然氣生產商即將誕生?2017-06-30
- 重型卡車也能實現電動化 相比轎車減排成效更顯著2017-11-30
- 美國2025將成全球最大LNG出口國2018-05-17
- 美國百億投建新LNG出口終端 年出口量將達1600萬噸2019-02-20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2020-11-04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