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以來,美國建筑領域的能源消耗已經超過工業和交通領域,成為美國最大的能好部門。《1992年能源政策法案》要求美國能源部積極參與,并與州、地方政府和建筑標準制定部門密切合作,制定和實施建筑節能政策。2000年加利福尼亞州供電能力出現巨大缺口,2003年紐約因為缺電經歷一片漆黑,2004年石油價格上漲,使得美國出于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等各方面的因素,加快了建筑等相關能源政策的推進。
美國針對建筑領域的主要目標包括照明能效提高、電器效率提高、聯邦政策運行管理能效提升等。在美國,建筑節能標準由在該領域起主要作用的非政府組織制定,由各州和當地政府采用。居住建筑節能標準是國際規范委員會在1998年制定的國際節能規范IECC,每三年更新一次,而公共建筑的節能是由美國供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制定的ASHRAE90.1標準,覆蓋玏信件商業建筑及既有建筑改造。這兩個標準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建筑本身和建筑內的各用能系統效果,并給出具體的做法和指導,可以看出美國的建筑節能標準是以提高系統效率和產品的效率為核心,相應的政府推動建筑節能的主要方法在于推動市場轉型,通過制定標準,頒發指令,打消高效建筑、節能產品推廣的壁壘,并將建筑節能作為新的增長點,因此美國政府對于建筑節能的工作政策包括兩類:一類是提高性能指標和建立新興技術應用的統一標準,另一類是通過經濟、非經濟的措施,激勵新技術的使用和推廣。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建立建筑規范,提高電器標準,為用戶提供標識信息,以及一些針對高能效建筑的激勵措施等。
例如能源之星是美國國家環保局和美國能源部合作推出的對于產品能效的標識,其核心是為了促進消費者選擇高能效的產品,推廣節能環保型產品。1992年啟動時主要針對電器,1996年開始推廣至建筑用能領域。政策對于既有建筑獲得能源之星評價的授予獎勵,對新建建筑,以能源之星為其提供設計基準和指導。與能源之星類似,LEED也是針對提高性能指標的一項政策,主要強調建筑在整體、綜合性能方面達到綠色要求。美國政府對于LEED支持包括規定聯邦的新建建筑和重要改造必須達到LEED金獎認證等。LEED借助其評分機制的靈活性、制定過程的透明,以及良好的商業運作,成為國際上現有認可度最高最具影響力的綠色評估體系。這些政策都支持美國的高性能產品、技術方法取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但由于這些政策都不關注建筑的最終運營能耗,對于降低建筑領域實際能源消耗的推動作用并不多。
2007年開始,建筑評級和信息公示政策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共識,美國的各個地區也開始自下而上的積極推動建筑評級和信息公示政策的建立。紐約、奧斯汀、舊金山等9個城市已經陸續建立了類似政策。不同地區對于評級和公示有不同的規定,但整體的運行評級是以建筑的實際運行能耗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而將物理性能即建筑物圍護結構、暖通空調系統的能效作為輔助評價指標。具體使用的評級工具有能源之星推出的建筑集群管家portfolio manager,業主輸入一系列建筑信息和能耗信息,就可以得到建筑物能耗強度的結果。基于這個結果,業主可以得到一些關于優化運行、行為節能以及節能改造方面的指導和尋找資金的建議,進行下一步的節能行動,美國聯邦政府2007年通過的《能源獨立和安全法案》要求符合規定的聯邦政府建筑必須使用建筑集群管家工具進行能耗評級,截止目前已經有25個州、市出臺了強制評級政策,還有29個州、市開展了自愿評級項目,有個評級結果,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公示。對于非政府的信息,取決于各地的實際情況采用交易性公示或定期公示,而政府建筑的評級信息則主要采用定期公示,這種建筑能耗評級和信息公示的核心目的是保障決策者掌握建筑能源消費的真實準確的信息,從而采取更具有成本效益的優化改進措施。大量的建筑能耗信息也能使得政府更準確對建筑節能進行宏觀分析,明確節能的重點、類型、區域,也能夠推動建筑節能政策的日趨完善。這一政府在美國也確實推動了建筑能耗的降低,截至目前,以紐約為例,完成了2011和2012年度的評級工作,單位面積的建筑能耗強度有明顯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