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歐洲面臨可再生能源補貼減弱風險
時間:2015-08-06 15:57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德國對可再生能源扶持力度之大堪稱全世界典范。自2000年《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可再生能源占比從2000年的6%上升至2013年的25%。然而,對可再生能源的大力補貼導致電價上漲速度過快。于是德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法》進行改革,大砍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控制其規模和補貼增長的趨勢,打破現有的“過度支持”狀態??紤]到電力消費者的財政負擔日益增加,捷克政府也已結束對所有新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補貼。
英國政府日前宣布進一步削減可再生能源補貼,在英國國內引發軒然大波。
事實上,2014年4月,歐盟委員會就曾發布新規,逐步取消對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國家補貼,且自2017年起,所有歐盟成員國都被強制限制對可再生能源產業進行補貼。英國這一舉措亦可看作是對歐盟新規的回應。
對可再生能源產業進行補貼,從一開始就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色彩。在全球氣候變暖、化石能源緊張的大背景下,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各國追求的共同目標;而與之相矛盾的是,這始終是一個開發程度不夠、盈利能力不強的朝陽產業,因而各種優惠政策、財政補貼才會應運而生,其最初目的是吸引更多社會資金進入這一行業,鼓勵企業發展相關技術。
而從長遠來看,輸血是為了造血,目的是讓可再生能源產業擁有自我造血的功能,逐步能夠維持自身的發展,進而做大做強。待企業發展到那種程度,再考慮逐步減少甚至取消補貼。
或許有人會說,補貼等經濟政策扶持并非長久之計,不利于創建一個公平的電力市場環境。德國對可再生能源扶持力度之大堪稱全世界典范。自2000年《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可再生能源占比從2000年的6%上升至2013年的25%。然而,對可再生能源的大力補貼導致電價上漲速度過快。于是德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法》進行改革,大砍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控制其規模和補貼增長的趨勢,打破現有的“過度支持”狀態??紤]到電力消費者的財政負擔日益增加,捷克政府也已結束對所有新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補貼。
然而,無可否認的是,只要可再生能源產業沒有發生重大跨越式發展,這樣的權宜之計,恐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應該有它存在的理由。
目前,很多國家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都還處于起步階段,離不開政府補助,否則運營將十分困難。發達國家如美國也還需要激勵政策,英國一放出話來要減少補貼,大批企業就擔心活不下去了,何況還有不少在生存線上掙扎的其他國家的清潔能源企業呢?好比蹣跚學步的嬰兒,父母一撒手,可能就要跌倒。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減少甚至取消補貼是個趨勢,歸根結底是時機問題。在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對一些國家來說,可再生能源補貼已成為政府和納稅人沉重的負擔,適當減少補貼,大概正是為此。然而,對于可再生能源企業來說,卻有如晴天霹靂。政府在決定取消補貼時,應該考慮,這樣是否將對許多新的待建工程造成嚴重打擊,國家的減排目標能否如期實現,補貼的存在是否還在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范圍之內。
|
相關文章
- 歐盟籌建全球最大光伏制造廠以復興光伏產業2015-10-13
- 英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首超煤電2015-10-15
- 棄核推動德國能源創新2015-11-16
- 歐盟10國大氣污染物質排放超標2016-06-30
- 歐盟有望達成新能效目標 2020年能效可比上世紀90年代高20%2017-02-14
- 歐洲標準支持環境保護2017-03-2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