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垃圾分類
20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嚴重工業污染使日本人意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此,從70年代開始,日本用了40多年的時間將垃圾分類的方法逐步細化,從源頭上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并進一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日本的垃圾分類可謂“極致”,在很多外國人看來甚至到了“嚴苛”的地步。 日本的垃圾分類細致嚴謹,不同垃圾的處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一個塑料材質的飲料瓶的不同組成部分被劃分到不同的垃圾類別。橫濱市市政府印刷的共27頁的手冊上就包含了多達518項條款。
在日本實行垃圾分類的初期,僅僅將垃圾分為可燃燒與不可燃燒兩類,而發展到如今,日本垃圾分類的細化程度和復雜程度早已遠遠超出最初的設想。 日本地方政府會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垃圾分類與回收方法。以新居浜市為例,生活垃圾被分為以下八大類別:可燃燒垃圾、不可燃燒垃圾、塑料容器和包裝、瓶和罐、有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標識的塑料瓶、廢紙類、有害垃圾和大型垃圾。針對不同的垃圾也分別有詳細的投放方法的規定,如可燃燒垃圾、不可燃燒垃圾、塑料容器和包裝要裝在45升以下透明或半透明的垃圾袋里;瓶和罐以及有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標識的塑料瓶則要放到指定的網兜內;而大型垃圾則必須申請上門收集等。 雖然新居浜市的垃圾分類看似不到十種,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暗藏“陷阱”。以塑料材質的飲料瓶為例,瓶子的不同組成部分被劃分到不同的垃圾類別:瓶蓋和圍繞瓶身的塑料紙屬于“其他塑料容器包裝”(不同地區對瓶蓋所屬分類有不同的規定),而瓶身則屬于“PET塑料瓶”的類別,在投遞垃圾時,要將這個飲料瓶拆分清洗并壓扁后分別投放進不同的指定垃圾袋里。而使用過的信封也不并不想當然的屬于“廢紙類”,因為其表面殘留膠水,所以其實被劃分在“可燃燒垃圾”這一類別里。 與新居浜市相比,橫濱市的情況或許更為復雜但也更加明確。橫濱市市政府專門印刷了27頁的小冊子指導市民如何把垃圾正確分類。據日本媒體報道,這本手冊包括的條款多達518項,其中同樣有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的規定,例如口紅屬于可燃物,但是用完后的口紅管則屬于小金屬物;12英寸以下的水壺屬于小金屬物,超過12英寸就要歸為龐大廢棄物;僅有一只襪子則屬于可燃物,如果是兩只,而且“沒被穿破,左右腳也搭配”,那么就可以“升級”為舊衣料。 |
相關文章
- 氫能產業迅速起步 成日本新一代能源戰略主體2019-04-22
- 日本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防治綜述及對我國的啟示2019-06-03
- “太陽能車頂”來了 晴天里助汽車行駛56公里2019-09-16
- 日本VOCs污染控制有哪些好做法?2020-05-14
- 日本決定:2022-2023年福島核廢水排向大海2021-04-13
- 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相關負責人就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答記者問2023-08-24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