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垃圾焚燒分析
在日本,垃圾通過焚燒處理已是普遍做法,垃圾處理廠不僅通過焚燒可燃垃圾實現垃圾減量,還可同時發電并利用余熱提供暖氣和溫水泳池等。而焚燒后的灰燼經過無害化處理則可用于填埋造地等,不會污染環境。 八成垃圾焚燒處理 根據日本環境省數據,2012財年,日本普通垃圾總量為4522萬噸,其中直接焚燒的占垃圾總處理量的79.8%,填埋的僅占1.3%。 截至2012財年末,日本共擁有1188處垃圾焚燒廠,每天處理垃圾能力達到約18.41萬噸,其中有314處擁有發電設備,約占三成,總發電能力為1748兆瓦。此外,有780處垃圾焚燒廠擁有余熱利用設施,可提供工廠內所需的暖氣、熱水,還可向設施外的溫水泳池等提供溫水和熱能等。 用于填埋垃圾灰燼的“最終處分場”分布于山區、海邊以及河湖邊等處。東京的“最終處分場”位于東京灣內繁華的臺場附近,附近包括中央防波堤在內的很多設施都建在以前的填埋場上。灰燼填埋為東京增加了不少面積。如今,新的填埋場上草木繁盛,遠望如同一個大公園。 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的前提是對垃圾進行分類。20世紀90年代以后,日本回收垃圾的分類標準日益細致,開始分為舊書報類、塑料類、廢電池、熒光管等。在收集階段除了要求市民分類外,在清掃工廠內還會進一步進行細分類。 焚燒廠既“凈”又“靜” 記者在日本參觀過多處垃圾焚燒處理廠,基本觀感就是“靜”和“凈”。這些工廠不會給周圍居民帶來噪音污染,而且由于設置了除塵、除臭和有害氣體過濾裝置,到處都非常干凈,既看不到煙筒冒出的黑煙,也看不到紛飛的蒼蠅,完全不會與垃圾聯系到一起。同時,由于實現了自動化管理,所以偌大的工廠內很少看到人影。這些垃圾焚燒廠還經常會向市民開放,讓市民了解工廠的工作情況,培養垃圾分類意識。 以記者曾參觀的大阪市環境局下屬大正工廠為例,該廠建于1980年,雖然建筑稍顯陳舊,但是整個廠區干凈整潔。一車車的可燃垃圾運到廠區后,被投入垃圾豎井。巨大的垃圾豎井深達40米,容量8000立方米,可以裝入約2400噸垃圾,工作人員在頂端的玻璃幕墻后遙控吊車,一次就能抓起3噸的垃圾送入焚燒爐。 雖然有如此之多的垃圾,但是廠區內并無異味,這是由于垃圾產生的異味被抽風機抽走后,用空氣預熱器加熱到150至200攝氏度,再送入焚燒爐,由于爐內的高溫,有異味的氣體均已被分解。
垃圾焚燒過程中的粉塵都被電氣集塵器吸附,排氣通過洗滌裝置洗凈,其中的二噁英利用活性炭吸附,再經過過濾式集塵裝置處理等,符合安全標準后才從煙筒排放??扇祭贌笞罱K形成的灰燼只有原來體積的5%左右,而收集的含有二噁英等的粉塵,則利用藥物經過無害化處理,與灰燼一起運到大阪灣進行填埋。 垃圾處理廠之所以如此干凈整潔,是由于日本對于垃圾焚燒制定了極為嚴格的標準,且有諸多法律保障,如《廢棄物處理法》《大氣污染防止法》《惡臭防止法》《噪音限制法》以及《二噁英對策特別措施法》等。 正因為有如此嚴格的規定,所以即使在東京這樣的大城市,其核心的23個區中的多數區都有一兩處垃圾焚燒廠,高大的煙筒就位于繁華的市中心,與居民區相安無事。垃圾處理廠還會實時在門口的電子屏上公布排放的污染物質的數據。 |
相關文章
- 氫能產業迅速起步 成日本新一代能源戰略主體2019-04-22
- 日本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防治綜述及對我國的啟示2019-06-03
- “太陽能車頂”來了 晴天里助汽車行駛56公里2019-09-16
- 日本VOCs污染控制有哪些好做法?2020-05-14
- 日本決定:2022-2023年福島核廢水排向大海2021-04-13
- 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相關負責人就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答記者問2023-08-24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