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中韓自貿協定中環境章節:將環境融入綜合決策
時間:2015-07-16 12:05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中韓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至此,歷時兩年半十多輪的中韓自貿區談判終于落下了帷幕。環境作為單獨章節與貨物、服務、投資等并列成為中韓自貿協定的重要內容。環境章節中環境影響評價等條款的首次設立是我國環境保護融入綜合決策的具體實踐,對促進相關環境保護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示范意義和價值。
2015年6月1日,中韓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至此,歷時兩年半十多輪的中韓自貿區談判終于落下了帷幕。環境作為單獨章節與貨物、服務、投資等并列成為中韓自貿協定的重要內容。環境章節中環境影響評價等條款的首次設立是我國環境保護融入綜合決策的具體實踐,對促進相關環境保護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示范意義和價值。
《協定》中環境章節及環境議題概況
中韓自貿協定文本共有23個章節(包括序言),環境是其中第16章(名稱為“環境與貿易”)。除此之外,全部協定文本中有序言以及另外7個章節涉及環境內容,具體包括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投資、經濟合作、制度條款、例外等。事實上,中韓自貿協定涵蓋了WTO以及自由貿易框架下幾乎所有的環境相關議題,如環境例外、相關環境規制以及環境合作等內容。這也是中韓自貿協定突出亮點之一。
中韓自貿協定設置的單獨環境章節,內容較豐富,首次涉及環境保護水平、環境法律法規的執行以及環境影響評價等內容,較好平衡和協調了環境與貿易政策。環境章節共有9個條款,主要涉及環境保護水平、多邊環境公約、環境法律法規的執行、環境影響評價、雙邊合作、資金安排及爭端解決等多項內容。
相比中國簽署的其他貿易協定,中韓自貿協定環境與貿易章節篇幅大量增加,涵蓋了較為廣泛的內容,除公眾參與條款外,幾乎囊括了目前自由貿易協定中環境章節涉及的所有議題。這表明中韓自貿協定中的環境章節達到了較高水平。
與中國第一個納入獨立環境章節的中國-瑞士自貿協定相比,中韓自貿協定環境章節也有重大突破,不但內容更豐富,而且新增了環境保護水平、環境法律法規的執行以及環境影響評價等條款和內容。在文本中明確表述對自由貿易協定實施環境影響評價,對自由貿易協定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這在中國尚屬首次。
設置環境章節及相關條款的意義
中韓自貿協定環境章節的設立以及環境相關條款的規定對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要求以及對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相關環境保護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中韓自貿協定設立獨立環境章節是落實《決定》的具體體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加快環境保護、投資保護、政府采購、電子商務等新議題談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自由貿易協定中的環境議題特別是環境章節設立被認為是“21世紀新議題”和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的標準之一。
中韓自貿協定環境章節的設立是《決定》發布后的第一次嘗試,也是對《決定》關于“加快環境保護新議題談判”以及“形成面向全球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等要求的具體落實。因而中韓自貿協定中設置環境章節,并涵蓋豐富的內容是落實《決定》中內容的具體體現,并將對未來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及環境議題設置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二是環境影響評價條款的設立是環境融入綜合決策的重要實踐。中韓自貿協定是中國首次在貿易協定中設立環境影響評價條款。此舉是以貿易政策為突破口,促進環境與經濟真正融合,將環境政策與經濟政策一體化的最佳實踐。在沒有國內法律授權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背景下,在自由貿易協定這種國際協定或國際法律文本中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這是政策環評的重大嘗試和突破,對于未來推動國內政策環評及相關立法等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三是建立了相應的資金機制,有助于中韓自貿協定環境章節的實施和落地。一般而言,建立資金機制、提供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是環境章節相關活動得以順利實施的必不可少條件。各項活動的開展,環境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環境影響評價以及環境合作的開展都需要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在中韓自貿協定環境章節下設立單獨資金機制,將有助于今后中韓自貿協定環境章節的實施和落地。
四是中韓自貿協定環境章節涵蓋了廣泛環境合作內容,是中韓雙邊環境合作的重要補充。環境章節文本中列出了廣泛的環境合作內容,包括環境產品、環境技術、信息技術交流等,同時還申明加強在《中韓環境合作諒解備忘錄》下進行“純粹”的環境合作。
根據這些內容,合作領域進一步被拓寬,不僅有助于深化兩國環境與貿易投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對于雙邊“純粹”的環境合作具有良好的補充效應和促進作用;合作主體更加廣泛,無論對于政府間合作還是企業民間合作都會提供更多機會;合作形式更加豐富和多樣,不僅包括技術合作,也包括人員交流與合作。
進一步深化環境融入綜合決策
中韓自貿協定及其環境章節談判已經結束,在更加開放的背景下,中國將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簽署自貿協定,形成高質量的自貿區網絡,而且會引領重要區域自貿區建設,比如中國在2014年APEC會上提出和倡導的亞太自由貿易區戰略。中韓自貿協定環境章節將為未來自貿協定環境議題設置提供重要經驗,是環境融入綜合決策的重要實踐,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未來,自由貿易協定環境條款將向趨多、趨專、趨嚴綜合發展。具體特征表現在:自由貿易協定參與主體范圍及環境條款數量將進一步大幅增加;環境條款的性質由原則性表述走向更具體或是約束性義務;將自由貿易協定的環境影響作為關注的目標之一;推動環境技術標準的統一,重申多邊環境協定(MEAs)中的義務,加強環境合作等。
為進一步深化環境融入綜合決策,設定自由貿易協定環境條款,中國急需進行自由貿易協定環境條款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具體建議如下:
一是具體路徑上建立中國自由貿易協定環境章節示范文本。從環境融入綜合決策的實踐和意義出發,環境章節示范文本的內容或要素建議包括:明確環境法定義及適用范圍;申明環境保護水平,不會因為鼓勵貿易和投資而降低環境保護水平;環境法律、法規以及措施等的有效實施,承諾不會因為貿易而貶損各自國內的環境法律等;強調環境與貿易合作;將爭端解決機制限制在磋商層面;強調資金機制,明確資金來源和財務安排;明確環境影響評價,對自由貿易協定環境影響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評價;明確實施機構及制度安排。
二是重視中韓自貿協定環境章節的實施,特別是環境影響評價條款的實施。對貿易政策和國際貿易協定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是環境融入綜合決策的重要手段。開展自貿協定環境議題談判不能只談判不落實,應談判和實施同步,真正發揮條款的作用,實現預期目的。落實中韓自貿協定的核心是建立貿易政策的環境影響評價機制,開展自貿協定的環境影響評價。
開展貿易政策和貿易協定的環境影響評價是避免環境風險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首先,制定自由貿易協定環境影響評價導則;其次,開展自由貿易協定可行性研究,為談判條款設定提出建議;最后,開展已實施自由貿易協定環境影響評價,為自由貿易協定評估提出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環境融入綜合決策。
三是加強自貿協定環境議題談判的組織領導以及保障機制建設。環境與貿易談判涉及環境政策、環保產業、環境標準、爭端解決、信息公開、生物多樣性等多項內容。這些內容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國內政策實施。
|
相關文章
- 韓國出臺治霾新政 但沒搞清楚霧霾來源2016-07-04
- LG化學將向NASA提供宇航服用鋰電池2016-07-29
- 到2020年韓國投資366億美元發展清潔能源2016-08-03
- 韓國鼓勵本國企業投資美國頁巖氣項目2017-01-05
- 韓國動力電池三巨頭在歐洲建廠2017-06-07
- 韓國氫能發電遇挑戰:存在技術差距 研發投入不足2019-04-0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