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技術名稱 |
工藝路線 |
主要技術指標 |
適用范圍 |
技術特點 |
應用案例 |
13 |
氨-硫酸銨法煙氣脫硫技術 |
該技術以氨基物質(液氨、氨水等)作吸收劑,脫除煙氣中的SO2并回收副產物硫酸銨。煙氣在脫硫塔中經濃縮、三級噴淋脫硫(每級獨立循環)、高效除霧后從塔頂煙囪排放。吸收劑吸收SO2形成的亞硫酸銨溶液經氧化、濃縮、結晶、旋流、離心、干燥后制得硫酸銨。 |
脫硫后煙氣SO2濃度低于100mg/Nm3(可低于50mg/Nm3),脫硫率高于95%,氨逃逸濃度低于8mg/Nm3,氨回收率不低于96.5%,副產硫酸銨滿足GB535-1995標準要求。 |
燃煤鍋爐、燒結機、工業窯爐等脫硫,特別適用于高濃度SO2煙氣的治理,要求有穩定氨源。 |
采用三級噴淋脫硫、高效除霧、強化液氣分布等解決了氨法脫硫的氨逃逸、塔易堵、無法長期穩定運行等問題,氨回收率高。 |
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齊魯石化分公司熱電廠1#~4#4×410噸/小時鍋爐煙氣脫硫工程 |
14 |
氨法脫硫及電除霧技術 |
該技術將改進的氨法脫硫技術與電除霧技術結合使用,脫硫過程中通過加速亞硫酸鹽氧化速率提高氨法脫硫效率,煙氣脫硫后經電除霧器除霧,高效去除煙氣中氣溶膠、控制氨逃逸,副產硫酸銨母液經處理后制硫酸銨。 |
脫硫效率可達96%以上,除霧后煙氣中顆粒物濃度可小于30mg/m3,氨逃逸濃度可小于3mg/m3,脫硫系統壓力降低于1200Pa。 |
石化行業鍋爐煙氣脫硫。 |
氨逃逸濃度低,降低了氨的消耗量,運行穩定。 |
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1#220噸/小時鍋爐煙氣脫硫改造工程 |
15 |
亞硫酸鎂清液法煙氣脫硫技術 |
該技術采用亞硫酸鎂過飽和溶液為脫硫吸收劑,結合低液氣比的高效霧化噴淋吸收技術來提高脫硫效率,脫硫后煙氣經除霧器除霧后外排。脫硫過程中生成的亞硫酸氫鎂溶液進入塔外再生系統進行再生,生成pH值大于8的亞硫酸鎂過飽和溶液,經固液分離器后清液回流做脫硫吸收劑。 |
在液氣比1.5~2.5的條件下,脫硫效率90%~98%,脫硫塔壓力降低于450Pa,鎂硫比低于1.03。 |
燒結機、工業鍋爐和爐窯煙氣脫硫。 |
液氣比低,脫硫效率穩定,系統不堵塞,運行費用低。 |
常州東方特鋼有限公司180m2燒結機煙氣脫硫項目 |
16 |
石化工業燃氣爐低氮燃燒技術 |
該技術采用燃料分級燃燒方法,部分燃料和全部助燃空氣先進入初級燃燒區,利用過量的空氣降低了火焰溫度;然后剩余燃料被引入二級燃燒區,與來自初級區的剩余空氣完成燃燒。通過將燃料分為兩部分在兩個獨立的燃燒區內完成燃燒,降低火焰溫度,減少熱力型氮氧化物(NOx)生成量。 |
火焰最高溫度可降低200℃左右,NOx生成量可減少55%~60%。 |
石化工業燃氣爐煙氣氮氧化物排放控制。 |
低氮燃燒技術污染物減排成本低。 |
中國石化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制氫轉化爐低氮燃燒項目 |
17 |
層燃工業鍋爐低氮燃燒技術 |
該技術對層燃工業爐的空氣動力場、溫度場協同組織,調控燃料擴散燃燒階段反應氣氛、反應強度、擴散系數等,實現分級貧富氧低氮燃燒。按燃燒區段特點,將一次風分區獨立控制給入,實現有差別的一次風條件下的空氣分級燃燒,可以同時保證燃燒強度和NOx低濃度生成。 |
對35噸/小時鍋爐實施改造,NOx排放濃度從400mg/Nm3降低至165mg/Nm3,鍋爐燃燒效率提高1%~1.5%。 |
容量14MW~100MW燃燒煙煤、褐煤的層燃工業鍋爐脫硝。 |
利用分級貧富氧燃燒技術等有效控制燃料型氮氧化物的生成,實現層燃工業鍋爐的低氮燃燒。 |
哈爾濱東方熱電有限公司35噸/小時鏈條爐低氮燃燒技術改造項目 |
18 |
工業鍋爐尿素法SCR煙氣脫硝技術 |
該技術利用尿素熱解制氨,在催化劑作用下將NOx選擇性還原生成氮氣和水,基于快速跟蹤負荷變化的還原劑制備投加技術,實現SCR脫硝系統在煙氣溫度為290℃~410℃范圍內的連續穩定運行。 |
脫硝效率可達85%以上,出口處氨逃逸濃度低于3mg/Nm3,SO2與SO3的轉化率低于1%。 |
工業鍋爐煙氣脫硝。 |
尿素法脫硝對于集中供熱鍋爐較為適用,安全性高,結構優化后效率平穩。 |
北京鑫浩供熱中心順義城北熱源廠3×64MW鍋爐SCR煙氣脫硝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