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停車費對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意義大嗎?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北京、上海、廣州、天津4個城市汽車總量已超1200萬輛。道路停車位屬公共資源,調查發現,車主繳納的停車費與政府財政所得之間存在巨大差額,至少有一半最終沒有進入政府口袋。 而深圳出臺的治堵方案,也擬通過行政性收費方式征收停車調節費,最高每天收240元。政策制定者深圳市交委稱,根據深圳市人大制定的特區法規《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76條規定,市政府可以采取征收路外停車場停車調節費等措施治理交通擁堵。 面對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擁堵和停車難題,全國不少城市都采取差別化停車收費政策,試圖通過提高停車收費來控制汽車出行。如兩年前,南京就開始實施的停車收費差別化政策,大幅度拉開了城市核心區與普通地域、道路內與停車場的收費差別,而這一思路今年將會運用到江蘇省內其他城市。 停車問題實際上是一個資源配置問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的城市道路還保持著幾百年前的格局,車輛密度也比國內高得多,可由于能夠充分挖掘停車資源,他們的停車難題反而不比我們重。反觀國內,很多城市的馬路越修越寬,大樓越蓋越高,停車難題卻日益加劇。因此,要解決停車難題,一方面,要做好科學規劃,想方設法破解停車位資源緊張的瓶頸。做好停車秩序管理,引導車主規范停車,提高車位的利用效率,切實做到停車收費標準公開、透明,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糾紛。加強停車執法檢查,對違章占道停車行為依法嚴處。另一方面,應想辦法控制城市汽車保有量的過快增長。在國內一線城市中適度抑制汽車保有量的過快增長,不僅有利于緩解停車位緊張的局面,也有助于緩解交通擁堵、提升路網通行效率、改善中心城區的尾氣污染問題。 此前,江蘇省政府辦公廳下發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全面開放公共停車場建設市場,加快城市機動車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從嚴限制并規范設置路內停車,著力發展路外停車場。用停車收費政策引導居民少開車也是意見明確的一個指導思想。意見還要求,各地制定完善停車收費政策,實行停車差別化收費。相對應的,設市城市都要建設城市步行、自行車“慢行健身綠道”,轉變過度依賴小汽車出行的交通發展模式。 誠然,解決城市交通問題不能形成收費依賴癥,停車收費措施只是權宜之計,要從根本上改善交通狀況,還必須從城市規模和人口控制、改善城市規劃建設、完善公共交通網絡、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這才能夠真正治堵。 (原標題:提高停車費能治堵?) |
相關文章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2025-03-25
-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2025-03-25
-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2025-04-02
-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2025-04-0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