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調查(4)
叫好又叫座,到底難不難? 限制天然石膏開采;制定鼓勵政策,對利用者給予適當鼓勵或補貼;完善相關標準和認證體系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工業副產石膏的再利用情況與當地經濟發展狀況有著密切聯系。 江蘇一夫科技有限公司長期從事工業副產石膏再利用,公司總裁唐紹林告訴記者,工業副產石膏生產石膏砌塊、條板、構件等產品,不但碳排放強度低,而且石膏墻板墻體自重輕、抗震性好、經濟性好,在國外應用比例很高。 “美國住宅80%以上墻體使用石膏產品作為隔墻材料,德國、法國等西歐國家石膏砌塊在建筑內墻市場份額超過了40%。因此未來我國工業副產石膏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唐紹林說。 唐紹林告訴記者,經過加工后的工業副產石膏在各項指標上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天然石膏,而江蘇等經濟較發達地區對石膏制品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僅靠當地企業產生的工業副產石膏早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工業副產石膏也十分緊俏,我們根本吃不飽。” 與此相反,我國西南、西北地區由于經濟水平較低,本地市場對石膏產品的需求量小,企業產生的工業副產石膏遠遠消耗不完。 “除此之外,又因為成本原因無法長途運輸,所以才會造成大量積壓,企業對于這種情況往往也是一籌莫展。”唐紹林說。 據記者了解,這種現象的出現是與政府的政策導向有很大關系。于2008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中規定,將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磷石膏作為70%以上的原料,生產磚(瓦)、砌塊、墻板之類的產品、石膏類制品以及商品粉煤灰的,在計算應納所得稅時,按90%計入當年收入總額。 此外,2008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規定,原料中摻兌含量不低于30%磷石膏、硫石膏等廢渣生產特定建材產品,銷售時享受免征增值稅優惠;采用旋窯法工藝并且生產原料中摻兌磷石膏、硫石膏等廢渣比例不低于30%生產水泥或水泥熟料,銷售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用磷石膏制成的石膏砌塊、空心條板、紙面石膏板等新型墻體材料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 根據以上政策,對于大量沒有工業副產石膏深加工能力的化工廠和發電廠來說,在對工業副產石膏進行簡單處理后作為石膏粉銷售時,是享受不到增值稅優惠的。 為什么企業不能再走出一步,將工業副產石膏再加工后進行出售呢? 周祥林告訴記者,距離四川宏達磷肥廠不遠就有一家名為“泰山石膏”的企業,這家企業專門生產石膏產品,在國內屬于龍頭企業,“我們如果做石膏產品,投資多少且不談,無論產品質量和生產規模,都完全沒辦法和人家(泰山石膏)競爭。” 在采訪中,記者見到的幾位企業負責人都表示,希望能獲得來自政府的政策支持,而不是讓企業在工業副產石膏再利用的問題上尾大不掉。 “我們現在處理這些脫硫石膏,基本上沒有利潤,也不是為了利潤。”張洪表示,“我們是為了環境,希望能盡到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 國家環境保護工業副產石膏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南京)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萬建東說,總體看,我國對工業副產石膏資源循環利用工作尚不夠重視,始終處于一邊大量濫挖亂采有限的天然石膏資源、一邊大量堆積工業副產石膏的矛盾狀態。 萬建東認為,要使工業副產石膏再利用“叫好又叫座”,需要在工業副產石膏產生量集中地區依法限制天然石膏的開采,提高天然石膏的開采成本和工業副產石膏的堆存處置成本,同時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 “在確保質量和成本的前提下,鼓勵使用工業副產石膏作為原料的相關產品,有條件的地區還可考慮對利用者給予鼓勵或適當補貼,引導人們利用和消費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產品。”萬建東說。 據了解,目前我國高強石膏粉、石膏晶須、高檔模具石膏粉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技術和裝備都在開發過程中,一些關鍵技術也還處于研發階段。但在技術推廣方面,成熟的核心技術在市場推廣和應用時遇到了很多阻礙,國內現在在這方面的標準和認證體系都還不完善。 楊再銀也表示,國家應該加大對工業副產石膏產業政策的支持力度,“如各地政府投資的工程,要優先采用工業副產石膏生產的新型節能墻體材料,通過加大力度支持大型石膏墻材企業的發展,以點帶面來提高石膏墻體材料的應用比例。”
工業副產石膏與尾礦、煤矸石、粉煤灰一樣,都屬于當前國家大力推動的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重點領域。要提高固廢綜合利用水平,除了提升技術水平、降低利用成本之外,政府在兩個方面不能缺位:一是相關鼓勵政策的制定;二是綜合利用標準體系的制定。
目前,我國大量工業副產石膏無法得到大規模利用,除了前期投入大、產出地和利用地不匹配等客觀因素外,政府扶持政策仍存在短板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例如在出臺的鼓勵性稅收政策中,雖然把以工業副產石膏為原料生產的產品列了進去,但簡單處理后的石膏粉并沒有納入進來,而后者直接關系到的工業副產石膏數量巨大。
和任何產品一樣,以工業副產石膏為原料的相關產品要走向市場,除了需要技術體系的創新,也要有相關綜合利用標準和認證體系的配套,而當前我國在這方面仍存在很大欠缺。
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再利用,其意義不僅局限在對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資源浪費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如果任其堆積,不進行有效處理,會對土壤和地下水帶來嚴重的污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推動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公共產品的政府部門責任重大。
任何產業的發展壯大,最終要通過市場的考驗,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相關產業也是如此。但在產業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的時候,需要政府“補”齊鼓勵政策和相關標準制定不足的短板,“扶上馬,送一程”,這樣才能走得更穩當。(來源:全球環保研究網)
|
相關文章
- 石膏循環利用之路緣何步履維艱?工業副產石膏行業出路分析2015-07-09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2025-03-25
-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2025-03-25
-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2025-04-0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