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關于我國環保企業走出去的報告
2013年,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2015年,國務院授權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部委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并明確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相互投資領域,積極推進環保產業等多領域合作。 隨著相關政策的發布,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到對沿線國家的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中。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10月,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的51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20.7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6877份,新簽合同額843.9億美元,同比增長30.7%。 環保產業企業作為我國新興戰略產業的主體,響應中央號召,積極探索海外市場,成為“一帶一路”的積極參與者。他們在探索和參與的過程中,在工程、技術、管理以及文化等方面,順應潮流,迎接挑戰,不僅向沿線國家送去了綠色、生態的理念,樹立了中國環境工程、技術、成套設備以及服務的新形象,還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帶動了企業自身的工藝、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進一步增強了競爭力,成為我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綠色亮點。 哪些企業揚帆出海? 走出去企業呈現出區域性、行業性特點,技術含量逐漸提高,產品性價比具有一定競爭力,大型企業已經展現出在技術、工程、資本等方面的優勢 近兩年來,我國環保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并呈現出區域性和行業性特點。在西南地區,廣西具有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門戶,廣西的環保產業更多的是瞄準東南亞市場。廣西鴻生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從事環保技術、生物技術的研發及推廣應用工作,其生物產品銷往泰國、越南、緬甸等地。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則涵蓋水、氣、土污染治理及新能源開發與利用多個領域,技術與產品遠銷東歐、東盟、俄羅斯、南美等海外市場。 在東部沿海省份,長三角聚集的環保企業可謂眾多。江蘇宜興、浙江紹興等地區都形成了環保產業園或企業集群。以諸暨為例,全市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將環保裝備產業作為出口的增長極來培育和扶持,今年1~10月,全市環保裝備直接出口5449萬美元,同比增長30.1%。菲達環保、天潔環境等企業的煙氣除塵設備銷往東南亞、南亞、中亞、拉美等多個地區。 在南部沿海,廣東則將目標瞄準技術平臺搭建。日前在深圳舉行的 “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國際高層對話會上,“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深圳)正式揭牌,中心由環境保護部與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設,將作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環保產業國際合作的高端實體平臺,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務實合作的開展。同時,由于“一帶一路”不少沿線國家水資源匱乏,對水處理技術有巨大需求,而廣東除具有南部港口的區位優勢,也很早和以色列等國家進行水處理技術的深度合作,因此打造技術園區成為這一地區的特點,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在東莞已經建成的國際水谷——中以水處理技術國際創新園。 作為西南地區環保產業聚集的重鎮,重慶市是“一帶一路”環保產業走出去的重要代表。“近5年,重慶環保相關企業數量增長最快,新增415家,環境服務業的發展也進入歷史最快階段,年均增加約45.6家企業。”重慶市環保產業協會會長張勇介紹說,一批環保龍頭企業,業務范圍早已突破重慶,輻射全國,甚至走出國門。“比如,重慶三峰環境實施走出去戰略,簽約了印度、泰國等‘一帶一路’國家的垃圾焚燒項目,實現了國產焚燒技術輸出。” 然而,上述地區走出去的企業多是進行裝備和技術輸出,給主體工程配套的、單項的設備和工程相對較多,總包式、交鑰匙式的高端工程、項目和服務還比較少。與之不同,北京等區域則聚集了大量央企和國企,他們的實力更雄厚,瞄準的目標更大。比如,中冶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工程總承包商承接了越南的污水處理項目,非洲莫桑比克、阿爾及利亞的供水項目以及多個工業項目中包含的環保項目。 2011年基于政府間合作,北控水務在馬來西亞獲得吉隆坡PantaiⅡ污水處理廠項目,今年已完成竣工驗收。為改善周圍環境,北控水務提出了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的方案,設計和建設難度大,企業在經歷了甲方的重重嚴苛考驗后,準時交付。依此項目,北控水務成功簽約登嘉樓州朱蓋市自來水項目。2014年,北控水務中標新加坡樟宜Ⅱ新生水廠DBOO(設計—建設—擁有—運營)項目,目前已交付使用,并獲得了2016全球水峰會最佳水務交易大獎。 同為憑借大型工程項目走出去的企業,金科水務試水伊朗市場,規模大、技術強、質量高成為企業在伊朗大型污水再生回用項目的突出特點。 在固廢領域,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近年來摸索出自己的技術路線,在焚燒爐排、煙氣凈化、滲濾液處理及自動化控制等方面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同時全部實現關鍵核心設備的中國制造,并取得歐盟CE認證。今年1月,光大國際與中國電建集團、越南UDIC投資公司、越南河內市環衛公司簽署了越南河內日處理能力2000噸的南山垃圾發電項目合作協議。7月,光大國際中標越南芹苴市垃圾發電項目,企業負責人表示,公司將在越南打造第一座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垃圾發電項目。9月,由科技部主辦的2016年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國際培訓班在常州舉辦,來自 “一帶一路”沿線11個國家政府、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環保專業人士,參觀光大常州的設備制造和垃圾發電項目后,紛紛表示期待光大公司能夠幫助他們國家建設出這類高水平的環保項目。 記者了解到,從全國范圍看,環保企業走出去總體上雖然還比較分散,但技術含量在逐漸提高,與不少發達國家相比,產品性價比具有一定競爭力。同時,大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型項目建設的步伐在加快,已經展現出在技術、工程、資本等方面的優勢,開始引領國外項目的發展趨勢。 |
相關文章
- 一圖讀懂《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2021-11-11
- 《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答記者問2021-11-11
- 一圖讀懂 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2022-02-09
- 媒體感謝信-全球環保研究網-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2023-05-15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