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環保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擁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光環,節能環保產業在“十二五”經歷了高速發展,行業產值規模不斷擴大,更吸引了很多外部企業涌入。盛筵已經開啟,“十三五”時期的環保產業會呈現怎樣的態勢?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與“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的單獨列出不同,這份規劃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整合為綠色低碳產業,并到2020年成為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產業之一。這樣的變化意味著什么? 與《“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相同,高效節能產業、先進環保產業、資源循環利用仍是“十三五”時期的重要任務,但涉及內容更加廣泛,細分領域更多。 記者對話行業協會、環保企業負責人,解讀《規劃》內容,聽他們分析“十三五”環保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十三五”環保產業將有哪些不同? 開始啃硬骨頭,按效果付費將對行業產生根本性影響,能源、環保治理、資源循環利用協同現端倪 “高歌猛進。”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煒認為,“十二五”時期是歷史上環保產業發展最快的時期,尤其是“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的發布,對市場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秘書長易斌透露,“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5年的市場規模為9500億元~1.1萬億元。同時,節能、環保及資源回收3個細分領域出現了大量優秀公司,目前環保相關上市公司已經達到77家。 進入“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增多。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環保監管體制改革、排污許可證等管理制度改革已全面啟動,“十三五”期間我國環境保護將圍繞改善環境質量這個核心任務開展。與“十二五”相比,“十三五”期間環保的政策支持力度將會更大,環境監管更嚴,公眾參與環保的意識更強。 “但好干的活都干完了,環保產業發展將在‘十三五’進入攻堅階段,肉吃完了,就該啃骨頭了。”黃煒認為,經過“十二五”的快速發展,很多領域的治理已經取得成效,加之供給側改革、削減過剩產能等因素,煤電、鋼鐵等傳統工業市場的需求會減少,環保產業市場向VOCs治理、非電行業等細分領域延伸,對企業技術水平要求更高。 在談及“十三五”時期環保產業面臨的最大不同時,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表示,環保產業從末端治理走向效果付費模式,這將對行業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具體而言,在水的方面,要改善城市流域斷面,對環境技術集成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大氣領域,為改善空氣質量,對污染物治理的覆蓋面更廣;固廢領域也會覆蓋更多廢棄物,對物質循環和資源化提出更高要求。“從效果出發的另一個大的變化,是對節能降耗、物質循環等方面的關注,而不再是僅關注技術對污染物消除的狹窄視角。” “此次《規劃》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整合為綠色低碳產業。”易斌認為,這個變化正好體現了綠色發展理念,體現了對生態環境問題認識的深化,能源、環保治理、資源循環利用本來就是一個有機整體。 “環保產業如果不能和資源循環打通(尤其是固廢領域),其增長空間很有限,因為僅基于污染物消除的工業化思維達不到生態化的更高要求,也違背自然規律,使價值鏈被割裂,更會因為各個行業以成本為中心的做法而發展受限。用更大的尺度發展環保產業,將3個產業甚至包括工業和經濟發展本身來接通環保,才有這個產業的發展空間。”薛濤說。 |
相關文章
- 一圖讀懂《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2021-11-11
- 《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答記者問2021-11-11
- 一圖讀懂 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2022-02-09
- 媒體感謝信-全球環保研究網-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2023-05-15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