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興起PPP股權并購模式
“十三五”期間環保產業站上風口,環保行業并購加快。據金融數據機構Wind數據統計,2016年以來環保行業累計完成并購57起,金額近300億元,包括跨域進入環保產業、調整戰略布局、拓展細分領域、產業鏈深耕、海外并購等多種方式。來自上市公司、銀行、PE(私募股權投資)等多種資本正在搶食并購大蛋糕。 對比歐美環保巨頭的成長過程,并購已經成為國內環保企業發展壯大的常態化途徑之一。根據《“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期間將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節能環保企業集團,環保行業并購重組熱度將持續。在PPP大潮下,“PPP+PE”成為環保企業探索并購模式的重要方向。 平臺型企業受熱捧 同業并購實現主業壯大或多元化布局打造綜合平臺,是環保公司發展的大趨勢 環保類上市公司并購主要有3個方向,橫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和平臺化。 對于業務單一的環保企業來說,橫向并購是進入細分領域的重要手段,可以為企業成長打開新路徑,向綜合化服務方向推進。在這類并購中,并購方通常加碼主業,加速公司成長。 以龍馬環衛為例,公司擬通過并購將龍環環境正在執行的項目打造成樣板工程,成為公司環衛產業服務向全國擴張的孵化器。 而縱向并購則有助于企業延伸產業鏈,打破原有市場天花板。 近年來,平臺化更受環保上市公司熱捧。碧水源、萬邦達、首創股份、維爾利等多家公司都將打造綜合性環保服務商作為發展目標。隨著PPP熱潮推動政府投融資接口向優勢公司傾斜,平臺型環保公司接口價值持續提升。 中信證券分析師認為,2016年環保行業并購呈現兩大新特點。一方面,與純粹財務性并購不同,2016年以來,被并購標的管理層共同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成為一種趨勢。 原來的南方泵業是純粹泵業機械類公司,2015年,公司以17.94億元收購了金山環保100%股權;2016年9.28億元收購中咨華宇70%股權,布局環保工程及環評業務。公司改名為中金環境,環保上市公司平臺逐步建成。 另一方面,相比于前幾年的國內資產并購,海外資產并購比例明顯提升。僅2016年10月26日,就有格林美、巴安水務、碧水源旗下云南水務3家中國環保上市公司披露對海外環保上市公司的收購事項。 業內人士指出,國內環保行業“產業體量巨大、企業小而散”。通過同業并購實現主業壯大或多元化布局打造綜合平臺,是環保公司發展的大趨勢。隨著PPP需求釋放,部分環保公司實質上成為地方政府加強環境治理的新融資平臺,平臺型環保公司價值凸顯。這將驅動環保企業加速收購兼并步伐。 |
相關文章
- 一圖讀懂《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2021-11-11
- 《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答記者問2021-11-11
- 一圖讀懂 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2022-02-09
- 媒體感謝信-全球環保研究網-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2023-05-15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