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環保公司2017年業績盤點(附排名)
2017年,黨的十九大明確了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和實現美麗中國的戰略路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進一步“推進綠色發展”和“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全黨全國的共識。隨著環境監管不斷收嚴、“十三五”規劃和水氣土三大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深入落實、宏觀經濟企穩回暖,我國環保產業總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2018年4月28日,所有A股上市環保公司均依法公布了2017年年報。我們在此對A股上市環保公司2017年經營情況進行簡要盤點。 一、總體情況 我國已在海內外上市的環保公司(指有環保收入的上市公司)共149家,其中A股上市環保公司119家(不含2018年1月上市的鵬鷂環保)。2017年,我國119家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環保業務營收1847.9億元,同比增長23.2%;環保業務凈利潤197.4億元,同比增長12.6%;環保業務凈利潤率10.68%,同比下降0.85個百分點。 2017年環保業務營收最高的10家公司是葛洲壩、碧水源、啟迪桑德、東方園林、龍凈環保、格林美、首創股份、同方股份、鐵漢生態、菲達環保;環保業務凈利潤最高的10家公司是碧水源、葛洲壩、東方園林、啟迪桑德、重慶水務、威孚高科、龍凈環保、上海環境、清新環境、首創股份;環保業務營收增長率最高的10家公司是鐵漢生態、龍馬環衛、興源環境、渤海股份、天壕環境、同濟科技、華光股份、天瑞儀器、京運通、華控賽格;環保業務凈利潤率最高的10家公司是國機通用、東湖高新、華控賽格、渤海股份、華光股份、興源環境、天壕環境、京運通、鐵漢生態、龍馬環衛。
在各細分領域中,水污染防治領域營收和利潤同比增長較快,表明《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得到深入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由于受到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市場快速萎縮等因素影響,營收僅略有增長,利潤大幅下降;固廢處理處置領域較為平穩,營收略有增長,但利潤出現萎縮;環境監測領域受環境監測體制改革和社會化環境監測市場釋放等利好因素拉動,營收和利潤同比增長較快;環境修復領域市場仍處于發展早期,且受到相關政策和標準進一步完善的帶動,營收和利潤都大幅度增長。具體情況見下文。 |
相關文章
- 《關于進一步規范城鎮(園區)污水處理環境管理的通知》答記者問2020-12-31
- 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與前三批中撤2021-01-04
- 一圖讀懂 | 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2021-01-14
- 一圖讀懂《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2021-11-11
- 《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答記者問2021-11-11
- 2023-2030年中國果蔬垃圾處理模式結構及預測2024-08-0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