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機肥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生物有機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與主要以動植物殘體(如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為來源并經無害化處理、腐熟的有機物料復合而成的一類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機肥效應的肥料。生物有機肥對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1、生物有機肥的研究背景 1.1 中國肥料行業現狀 肥料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 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離不開肥料。化肥因其速效養分含量豐富,增產效果顯著,在生產中被廣泛應用。目前,中國的化肥生產量和使用量位居世界第一。在生產方面,除氯化鉀外,其他主要化肥品種均已呈現過剩狀態。在應用方面,存在肥料使用結構不合理,過量施用和利用率低的問題, 具體表現為農民在生產過程中只注重化肥的使用,對有機肥和微生物肥料則十分輕視,且為了獲得更好的肥效,盲目加大化肥的施用量。 當前世界農作物化肥施用量為120 kg/hm2, 中國農作物化肥施用量為328.5 kg/hm2,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化肥過量施用、盲目施用帶來了成本的增加、環境的污染、土壤的退化等一系列問題。 土壤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自然資源。沈其榮認為土壤基礎地力是實現作物產量潛力的關鍵因素, 就每千克化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平均增產效果而言,1975 年為25 kg 谷粒/kg 化肥、15 kg 油料/kg 化肥、10 kg 棉花/kg 化肥;2008 年為8~9 kg 谷粒/kg化肥、6~7 kg 油料/kg 化肥、5~6 kg 棉花/kg 化肥。化肥報酬的急劇下降表明,隨著化肥的長期使用,土壤的基礎地力正在逐漸減弱, 而土壤基礎地力的減弱已成為影響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作物高產、穩產的重要限制因素。 隨著民眾對環境問題和土壤循環利用認知的逐步提高,傳統的化肥已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為實現農產品可持續發展,發展高效環保肥料勢在必行。 1.2中國農業廢棄物基本狀況 農業廢棄物是指在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被丟棄的有機類物質,主要包括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便等。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廢棄物數量巨大。這些廢棄物既是寶貴的資源,又是嚴重的污染源,若不經妥善處理進入環境,將會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 中國是秸稈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根據專家的估計,每年可產生9 億多t 的秸稈。然而,秸稈的資源化利用率并不高,每年約有20%的秸稈腐爛或焚燒,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隨著中國畜禽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畜禽糞便的產生量也在迅速增加。研究表明, 中國畜禽糞便產生量1980 年超過了14 億t,2011 年達21.21 億t,預計到2020 年和2030 年將分別達到28.75 億t 和37.43 億t。然而,現階段絕大部分畜禽糞便得不到充分利用。調查表明,目前中國大型畜禽養殖場的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和能力不足, 再加之主觀上也不想因處理糞便和廢液增加更多的生產成本,致使養殖場所產生的畜禽糞便和廢水多為直接排放,給環境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威脅著人類的安全與健康。 因此,積極探索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方式,使其化害為利、變廢為寶,對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3 生物有機肥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基于目前化肥使用和農業廢棄物現狀, 積極尋求高效環保的化肥替代品, 積極探索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方式,已成為國內外農業研究的熱點。在此背景下, 生物有機肥以其獨特的優勢為農業廢棄物和作物生長搭建起一座橋梁,開辟出一條以“農業廢棄物-生物有機肥-作物”為循環模式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首先,施用生物有機肥是提高土壤基礎地力、改善農產品品質的重要途徑。生物有機肥研制和生產的初衷是集有機肥料和生物肥料優點于一體, 既有助于提高作物產量,又能培肥土壤、調控土壤微生態平衡、減少無機肥料用量, 從根本上改善農產品品質, 符合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農產品生產的方向。 其次, 生產生物有機肥是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農業廢棄物中含有豐富的作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和有機養分, 將其資源化利用制成生物有機肥,通過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機物礦質化、腐殖化和無害化,以供作物吸收利用,不僅可以緩解農業廢棄物對環境的壓力,也可以變廢為寶,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 生物有機肥作為一種高效無污染環保型產品,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生物有機肥的優勢與作用機理 2.1 生物有機肥的優勢 生物有機肥是在堆肥的基礎上, 向腐熟物料中添加功能性微生物菌劑進行二次發酵而制成的含有大量功能性微生物的有機肥料。它與其他肥料相比具有培肥土壤、改善產品品質等優勢。 與化肥相比,生物有機肥的營養元素更為齊全, 長期使用可有效改良土壤,調控土壤及根際微生態平衡,提高作物抗病蟲能力,提高產品質量。 與農家肥相比,生物有機肥的根本優勢在于: 生物有機肥中的功能菌對提高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生長具有特定功效,而農家肥屬自然發酵生成,不具備優勢功能菌的特效。 與生物菌肥相比,生物有機肥包含功能菌和有機質,有機質除了能改良土壤,其本身就是功能菌生活的環境,施入土壤后功能菌容易定殖并發揮作用; 而生物菌肥只含有功能菌, 且其中的功能菌可能不適合有的土壤環境,無法存活或發揮作用。另一方面,生物有機肥比生物菌肥價格更為便宜。 2.2 生物有機肥的作用機理 2.2.1 發酵菌和功能菌的作用 作物施用生物有機肥后, 其中的發酵菌和功能菌大量繁殖, 對改良土壤、促進作物生長、減輕作物病害具有顯著效果。主要原因在于: 一、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會在土壤中大量定殖形成優勢種群, 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甚至對部分病原微生物產生拮抗作用,以減少其侵染作物根際的機會。 二、功能菌發揮功效增進土壤肥力,比如施用含固氮微生物的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來源;施用含解磷、解鉀微生物的肥料,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將土壤中難溶的磷、鉀分解出來,以便作物吸收利用。 三、肥料中的許多微生物菌種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會產生對作物有益的代謝產物,能夠刺激作物生長,增強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 2.2.2 生理活性物質的作用 生物有機肥富含多種生理活性物質,比如維生素、氨基酸、核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等生理活性物質, 具有刺激作物根系生長、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能力,使作物根系發達,生長健壯;比如各種有機酸和酶類,可以分解轉化各種復雜的有機物和快速活化土壤養分, 使有效養分增加,供作物吸收利用;比如其中的抗生素類物質,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2.2.3 有機無機養分的作用 生物有機肥中既含有氨基酸、蛋白質、糖、脂肪等有機成分,還含有N、P、K 以及對作物生長有益的中量元素(Ca、Mg、S 等)和微量元素(Fe、Mn、Cu、Zn、Mo 等)。這些養分不僅可以供作物直接吸收利用, 還能有效改善土壤的保肥性、保水性、緩沖性和通氣狀況等,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3、生物有機肥的發展現狀 3.1 生物有機肥的生產現狀 3.1.1 生產企業 南京農業大學沈其榮教授在2014 年底的一次訪談節目中提到,目前中國生物肥或生物有機肥企業300 多家,登記產品2058 個,平均每個企業年生產量較小。其中大部分企業沒有菌種生產條件,而且各廠家的生產條件、技術水平及生產工藝不盡相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3.1.2 生產用菌種 生物有機肥質量的優劣主要取決于其中所含益生菌的作用強度和活菌數量,目前生物有機肥的生產中通常使用活性強且耐高溫、高滲、干旱等抗逆性較強的菌種,且在生產過程中要考慮各種菌劑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可隨意混合。根據微生物在生產中的作用可分為發酵菌和功能菌。發酵菌多由復合菌系組成,具有促進物料分解、腐熟、除臭的功能,常用菌種有酵母菌、光合細菌、乳酸菌、放線菌、青霉、木霉、根霉等;功能菌是指能在產品中發揮特定的肥料效應的微生物,以固氮菌、溶磷菌、硅酸鹽細菌等為主,在物料腐熟后加入。 |
相關文章
- 生物有機肥的發展現狀與趨勢2018-05-21
- 《2020年種植業工作要點 》:擴大有機肥替代化肥區域2020-02-27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2025-03-25
-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2025-03-2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