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企應提高自主研發與創新能力
“只有不斷地提升中國汽車企業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才能真正與國際知名品牌競爭,才能不害怕、不擔心補貼退坡后企業陷入虧損。” 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僅為8萬輛,同比下降了4.7%。雖然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整個乘用車市場發生較大變化、乘用車產銷都出現一定幅度下降有關。但是,新能源汽車出現的問題,顯然與傳統燃油車有較大的不同。因為,燃油車除了市場本身的原因之外,與汽油政策調整、對燃油汽車排放實施更加嚴格的監管等也有密切關系。而新能源汽車關鍵在自身,補貼退坡以后,如何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如何才能讓新能源汽車更受消費者歡迎。 從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比較“紅火”的實際情況來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補貼很高,靠補貼打動消費者。隨著補貼退坡,不僅企業的盈利能力不斷減弱,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吸引力也明顯減弱。特別是先期購買了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在汽車電池效率不斷降低、使用時間越來越短、充電次數越來越多、很多已經無法繼續使用的情況下,如果更換電池,就要付出較高的代價,這導致少量客戶放棄使用新能源汽車,也讓一些原本計劃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猶豫不決,甚至放棄購買的計劃。 一邊是補貼退坡,一邊是消費者的觀望情緒加重,新能源汽車下一步的目標在哪,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哪,是非常重要而現實的問題。雖然在政策退坡力度加大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市場化意識增強了,多數企業已經不再把目標鎖定在依靠補貼過日子,而是強化了自我革新、自我革命意識。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在技術方面,沒有新的突破和提升,就導致新能源汽車的內在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補貼退坡多少,利潤就減多少,有的則在補貼退坡中,直接進入了虧損行列。 這也意味著,如果新能源汽車企業沒有根本性改革,拿不出具有革命性的技術突破,特別是在電池方面,如果不能給消費者帶來與燃油車基本相同的體驗,要想讓新能源汽車的吸引力增強,讓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盈利水平提升,難度相當大。對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不僅是企業能否生存的需要,也是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能夠逐步占領市場的需要。 眼下,國內一些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汽車生產企業正積極與國外生產和研發能力較強的企業合作,但是,最令人擔心的其實是陷入傳統燃油車與國外汽車生產企業合作的陷阱,市場被外資或合資企業占領,中國汽車企業則繼續扮演房東的角色,沒有技術話語權,沒有研發能力話語權。最終,市場被瓜分完了,汽車企業的技術水平、研發能力仍然沒有任何變化。 所以,對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加強與外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研發機構等的合作是重要的,但提高自身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能力,才是最根本的。只有不斷地提升中國汽車企業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才能真正與國際知名品牌競爭,才能不害怕、不擔心補貼退坡后企業陷入虧損。 就當下的技術能力來看,造汽車不難,造好汽車很難,尤其造好的新能源汽車更難。對此,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有良好的市場意識,主動適應市場、適應政策調整、適應各類競爭。 【新能源汽車相關報告】:http://www.bbm3k.cn/rps-新能源汽車.html |
相關文章
- 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十九批)2018-08-02
- 多項政策醞釀出臺 新能源汽車再迎利好2018-08-20
-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步伐加快2019-02-21
- 關于2018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的公示(141家企2019-04-10
-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看中國經濟新動能2019-05-27
- 擬公告的廢鋼鐵、廢塑料、廢舊輪胎、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2020-12-1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