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十二五”需求 我國重點發展八大環保裝備(5)
重點領域八:環境應急裝備 重點研發移動式有毒有害泥水(液)環境污染快速應急處理集成裝置,移動式重金屬污染土壤快速全自動修復設備,典型重金屬污染場所的應急處理及快速消減裝備,環境應急監測車。推廣移動式快速凈水處理設備,阻截式油水分離及回收裝備,應急用多功能移動式高溫固廢處理設備,移動式應急醫療廢物處理車以及環境監測探測氣象雷達等。 E、建立政策倒逼機制 完成五項重點任務 針對產業自身特點和存在的突出問題,發揮國家環境保護政策的倒逼機制以及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規劃》確定了“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優化產業組織和布局”、“完善環保裝備標準”、“健全和優化發展環境”、“建立多渠道投入支持機制”五項內容。 重點任務之一: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 健全創新平臺,增強研發能力。在充分發揮現有相關國家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作用的同時,圍繞環保裝備發展的重點領域,依托骨干企業,新建一批國家級技術中心、省級技術中心;支持建設一批企業主導,科研機構、高校等積極參與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創新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共同參與的技術開發模式,加強聯合攻關,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成套裝備及配套材料、自動化儀表等配套設備的關鍵共性技術、先進制造技術。 實施示范推廣工程,推進產業化。支持關鍵共性的成套裝備及配套設備的推廣應用。結合國家重大環保工程,選擇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夠解決當前或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環境保護熱點和難點問題(如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開展示范應用,以工程實施拉動產業發展。 強化供需對接,引導產業發展。跟蹤環保技術裝備發展趨勢和國家環境保護工作任務對環保裝備需求的變化,定期編制發布《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引導環保裝備的研發和應用方向,著力突破關鍵零部件、材料和藥劑等薄弱環節,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裝備。 加強國際合作。積極鼓勵國內環保裝備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鼓勵我國企業和研發機構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大力推動環保裝備由單機或成套設備出口向海外投資或工程總承包帶動環保裝備出口轉變。建立環保技術裝備國際交流平臺,引進一批國內急需、國際領先的環保技術裝備,積極促進大型成套環保裝備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國產化步伐。鼓勵境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企業、研發機構合作申請國家科研項目。 |
相關文章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2025-03-25
-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2025-03-25
-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2025-04-02
-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2025-04-0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