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利馬氣候大會閉幕 各方妥協將自主決定減排目標
時間:2014-12-16 10:24來源:新華社 新京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全球環保研究網 訊,經過30多個小時的加時賽,當地時間14日凌晨2時(北京時間15時)左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10次締約方大會終于在秘魯首都利馬宣告閉幕。 氣候大會為明年巴黎大會鋪路 大會通過的最終決議力度與各方預期尚有差距,但就2015年巴黎大會協議草案的要素基本達成了一致。擬議中的巴黎協議,將是2020年后唯一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協議,也將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新的核心。利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經過30多個小時的“加時賽”,當地時間14日凌晨2時(北京時間15時)左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10次締約方大會終于在秘魯首都利馬宣告閉幕。
氣候大會為明年巴黎大會“鋪路”
大會通過的最終決議力度與各方預期尚有差距,但就2015年巴黎大會協議草案的要素基本達成了一致。擬議中的巴黎協議,將是2020年后唯一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協議,也將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新的核心。利馬氣候大會從一開始就肩負著為明年巴黎大會“鋪路”的重要使命,被看作多邊氣候談判的重要節點。
最終決議進一步細化了2015年協議的各項要素,為各方明年進一步起草并提出協議草案奠定了基礎。會議還就繼續推動德班平臺談判達成共識,進一步明確并強化2015年的巴黎協議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的基本政治共識,初步明確了各方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所涉及的信息。
“基本滿足發展中國家一些要求”
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說,大會的最初決議草案因為沒有平衡反映發展中國家要求而未獲批準,但在大會主席和各方努力下,最終還是通過了一個比較平衡的、達到中國代表團預期的成果文件。盡管對成果不十分滿意,但這個決定基本滿足了發展中國家的一些要求。
他還說,各國展現出的最大靈活性使利馬大會取得成功,從而為巴黎大會奠定了良好基礎。明年,各國需要展現出更多的靈活性、信心和雄心,確保巴黎大會取得成功。
國家發改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副主任柴麒敏表示,這次利馬氣候大會總共有190多個國家參與,要取得共識很難。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底線,也有妥協的籌碼。談判結果“不滿意”,就是指各方都作出了妥協,“但能接受”,就意味著沒有突破各自的底線。“畢竟,談判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對抗,而是為了合作。”他說。
目前存在哪些爭議?
柴麒敏表示,這次利馬會議有兩方面的成果,一個是定下明年巴黎大會談判新的氣候協議大體框架;另一個是明確了“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的提交規則。“新的氣候協議不會像京都議定書(2020年過期)一樣有著自上而下的約束,而是每個國家都提自己要做什么,到明年十一月聯合國將出綜合報告,所有目標歸總起來,看全球有多少能實現,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綜合的目標。”
此次大會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最終決議文本一再被弱化。決議中關于巴黎協議的核心議題——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的表述比較模糊;在發展中國家訴求最強烈的資金問題上,發達國家的表現依然令人失望。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主張,按2011年德班大會的要求,巴黎協議應包括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多個要素,而發達國家始終側重減緩,并試圖弱化其他要素。讓發展中國家承擔超出自身能力和發展階段的責任。
對中國有何影響?
柴麒敏表示,氣候談判界定了國家發展和環境邊界,界定的責任和任務相當于是將來發展的“天花板”。
他說,這對于中國,包括兩個百年目標、“美麗中國”等目標來說,其主要方向都與之息息相關。
“比如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達到峰值,這就意味著不能消費更多的化石能源,不能建更多高排放工業,交通和建筑方面也會更低碳,這在某種程度上會增加一些生活成本。”柴麒敏說,“我們希望,首先代價是我們能承受的,是跟我們的發展階段和責任相稱的;其次,合作是公平的。”
他說,如果明年巴黎協議達成,將是里程碑式的,其將界定2020年到2030年,甚至更遠的發展的愿景,而中國目前正好處在工業化基本完成的階段,正面臨著很多矛盾,如霧霾等環境污染,而霧霾問題又是與二氧化碳排放“同根同源”,因為無論是溫室氣體,還是大氣污染物,都來自化石能源,因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跟減排污染物有著協同效益,從這個意義上,氣候談判和中國公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原標題:利馬氣候大會閉幕 中方:不太滿意但可接受)
|
相關文章
- 利馬氣候大會期間宣布成立“十億噸聯盟”國際組織2014-12-18
- 達沃斯論壇關注氣候變化 呼吁制定全球性協議2015-02-05
- 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推動中美氣候變化領域合作2015-03-26
- 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2015-10-08
- 世行公布《氣候變化行動計劃》2016-04-21
- 英國雜志刊發報告稱氣候變化或影響糧食生產2016-07-07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