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國際能源署發布《2016全球電動汽車展望》
時間:2016-06-18 16:36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國際能源署發布《2016全球電動汽車展望》
—全球電動車突破100萬輛大關的主要驅動力為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
2015年,全球共部署126萬臺電動車。在限制碳排放的運輸部門,電動汽車銷售和必要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約70%。
國際能源署(IEA)近期發布的《2016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包括對電動汽車(EV)市場發展和潛力的分析。電動汽車仍然只占全球市場份額的0.1%。但是,有7個國家電動汽車占比在1%以上,包括中國。挪威的電動車占比最高,為23%,其次是荷蘭,為10%。其他的國家分別為瑞典、丹麥、法國、中國和英國,而美國的電動汽車銷量有所下降,所占份額降至0.7%。
報告指出,全球電動車突破100萬輛大關,其銷售成功的主要驅動力是政策扶持。其他因素,既有挪威和荷蘭減少電動汽車登記稅,并允許他們在禁止其他車輛的道路上行駛。《2016全球電動汽車展望》詳述了其他政策支持機制,包括減免在公路、停車場以及尾氣排放標準方面的手續費和通行費。
事實上,2015年,不僅電動車銷售量沒有激增,而且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也沒有增長。電動車供電設備總量增長迅速,達到145萬臺(2014年為82萬臺,2010年約為2萬臺)。充電樁的數量同比增長71%,其中63%為快速充電樁。
《2016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強調了過去十年電動汽車成本的快速下降和性能的不斷優化(自2008年以來,電池成本估計下降四倍,電池的能量密度增加五倍)。技術提高和規模經濟將使電動汽車的技術成本在未來幾年繼續降低。
增加電動汽車的使用率將有助于限制氣候變化和當地空氣污染。電動汽車的部署是實現可持續交通目標的關鍵,通過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以及優化城市結構減少出行距離。《2016能源技術展望》中的國際能源署(IEA)2度方案(2DS)要求年均增長至少39%,以達到2025年限制全球氣溫上升的目標。
另外,由國際能源署支持的電動汽車聯盟“20 by 20”目標要求至2020年全球范圍內電動汽車達到2000萬輛,而巴黎宣言中關于電動汽車和氣候變化,呼吁全球部署目標至2030年電動汽車達到10000萬輛,兩輪和三輪電動車達到40000萬輛。
|
相關文章
- 2020年全球電動車市場預計增15倍2016-09-26
- 2030年:全球50%為無人駕駛汽車,近70%是電動汽車2016-11-07
- 調研全球十四個國家:中美是電動車最佳機遇市場2016-12-22
- 多家中企參與鋰資源爭奪:欲占領電動汽車市場高地2017-12-08
- 全球新能源汽車追訪:韓國推行世界最高水準補貼2018-04-27
- 美歐日燃料電池發展與應用現狀分析2018-10-18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