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風電業事故頻發需“多管齊下”(2)
解決問題需多方配合 不過,鑒于風電領域安全保障要求綜合性強的特點,破解事故多發局面絕非產業鏈某一環節“單打獨斗”就能做到。業界普遍認為,風電領域的安全問題需要產業鏈各個環節“協同作戰”,才能真正收到明顯效果。 劉春生指出,企業層面嚴把產品、服務的質量對保障行業安全生產固然重要,但同時,也需要行業協會、政府層面在理念引導、標準制定,以及監管法規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多管齊下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 “在GE,我們除了通過高質量的產品提升生產安全性之外,還大力推廣安全理念。”劉春生說,“我們不僅將注重安全的理念滲透到自身工作的每個流程中去,同時還將這一理念傳遞給我們的客戶,在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不斷幫助客戶提升安全意識,進而加強保障措施。今年4月,我們還在沈陽成立了GE風能客戶培訓中心,其中環境健康安全的培訓是所有技術及操作培訓課程的基礎。我們希望通過培訓,把安全生產的理念和行為習慣普及給更多從業人員。” 不過,劉春生也表示,單憑企業一家之力是無法真正解決行業的安全問題,還需要各組織機構和各國政府的支持和推動,從行業規范、政策監管等方面提供幫助。 GWO以行業相關標準為例指出,由于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使得風電技術操作人員在建設項目時,需進行多次培訓。 “一個大型風電項目從設備采購,到安裝調試,再到運行維護,往往涉及到多個企業。”GWO秘書長杰克伯·霍斯特表示,“比如,東能源公司的風電項目,采用的是西門子的風力發電機,工程施工則由NRG公司負責,由于各企業的設備、流程等都不盡相同,導致工作人員在基礎培訓的基礎上,還需要參加來自上述三家企業的不同的培訓,耗時耗力,同時增加成本支出。如果行業能有一套通行的培訓標準,將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人力財力浪費。” 據霍斯特透露,GWO目前就正在醞釀推出一套基礎維護培訓標準,以幫助風電行業整體提升安全性。 與此同時,劉春生還建議,風電行業可以充分利用時下蓬勃發展的大數據技術,通過信息共享平臺,提早預防,減少事故的發生。另外,政府和行業組織層面也應該通過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對風電行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實施有效監督。
“比如,GE在全球擁有50吉瓦的風電裝機容量,通過信息平臺,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故可以為另一個地方的項目提供警示和參考,幫助我們做出預判,減少安全隱患。”劉春生說,“而政府層面則可以針對風電行業的特點,制定專門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加強對風電行業的安全生產管理的監督。” 【推薦】中國風電設備市場行業研究報告 |
相關文章
- 2016年全球風電整機制造商排名2017-03-01
- 海上風電全球多點開花2017-03-30
- 到2021年全球風電裝機將達800吉瓦2017-05-04
- 印度年新增風電裝機創歷史新高2017-05-10
- 印度風電接入電網仍存挑戰2017-09-04
- 分布式風電向歐洲學什么2018-07-10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