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去年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炭成為全球最大裝機來源
全球范圍內,可再生能源正以強勁的勢頭增長。國際能源署(IEA)當地時間10月2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第一大裝機容量不再是煤電,而是可再生能源。 IEA在報告中預計,接下來五年中,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將保持在新增電源的第一位。基于此,IEA已大幅調高未來五年對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預期。 IEA表示,去年“標志著可再生能源的一個轉折點”。2015年,以太陽能和風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達153吉瓦(GW),占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50%以上,較2014年增長15%。不過,煤炭發電量仍占全球發電總量的近39%,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僅占23%,預計這一比例到2021年將增至28%。 屆時,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超過7600 太千瓦時(TkWh),相當于當前美國和歐盟發電量的總和。 報告認為,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主要歸功于美國、中國、印度、墨西哥等國家的政策支持。此外,市場競爭、技術突破都為可再生能源的迅速發展注入動力,使得太陽能和陸上風電的發電成本大幅降低。同時,很多國家,尤其是亞洲新興經濟體,為了解決空氣污染問題、尋求能源供應多樣化以加強能源安全的努力,同樣驅動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可再生能源在中國的發展勢頭尤其值得一提。據統計,2015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占全世界增量的40%。其中,在全球風力新增裝機中,中國約占一半份額,相當于平均每小時新增兩臺風力發電機。另據《風能》雜志統計,“2015年中國風電新增裝為3075萬千瓦,首次突破3000萬千瓦大關”,為中國歷史最高水平。 盡管如此,2015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增長量只占同期電力需求增長的50%。IEA報告表示,在未來五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增長也并不能完全滿足需求的同期增長。相比之下,在2015至2021年之間,歐盟、日本、美國的可再生能源增長將超出同期電力需求的增長。 報告同時指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依舊面臨著許多挑戰。 比如,政策的不穩定性延緩了投資。同時,各類可再生能源的迅速發展需要不同的市場系統進行整合。其次,造價依舊是許多發展中國家面對的一大難題。此外,可再生能源在供熱及交通領域的發展依舊緩慢,需要更多政策上的扶持。 國際能源署執行干事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國際能源署對可再生能源在未來五年的發展持積極態度,但這些高預期依舊低估了那些未被開發的可再生能源的潛力。未來幾年,國際能源署將與世界各國政府合作,最大化地開發可再生能源。” 【推薦】全球及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調研報告 |
相關文章
- 智利成可再生能源投資熱土2016-08-18
- 阿根廷啟動首輪可再生能源招標2016-09-14
- 到2027年印度非化石燃料占比達57%2017-01-05
- 2017年清潔能源哪家強2017-01-05
- 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十大熱點2017-01-11
- 英國實施能源創新計劃2017-03-1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