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5)》(3)
時間:2015-12-08 13:40來源:商務部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5)》
3.廢塑料回收情況分析
2014年,我國塑料加工業仍位于合理區間運行,穩步增長,塑料制品產量為7387.78萬噸,同比增長7.44%,塑料表觀消費量達到9325.4萬噸,國內塑料使用量約為6785.37萬噸。據估算,我國2014年塑料回收再生利用量達到2825.43萬噸,國內廢塑料回收利用量約為2000萬噸,同比增長46.4%。
隨著環保法實施,塑料行業轉型升級,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物力與財力來提高自身技術、裝備以及管理水平,無形中增加了再生塑料加工成本。據了解再生塑料企業利潤持續走低,由2012年的500元/噸左右降至2014年的200元/噸左右。再生料由于環保頻頻施壓生產成本逐步提高,新料因原油暴跌價格大幅下行,兩者價差進一步縮小,迫使部分企業放棄或減少再生料使用,再生塑料行業發展更是舉步維艱。
4.廢紙回收情況分析
2014年,我國生產機制紙及紙板1.18 億噸,同比增長2.80 %,全國制漿造紙及紙制品業企業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5%左右,工信部公布的兩批各地淘汰落后的460萬噸造紙產能中大部分是瓦楞原紙和箱紙板企業。2014年紙及紙板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由于我國各類商品出口增速下降,箱紙板和瓦楞原紙市場需求減弱。
2014年廢紙市場是近幾年來行情較為低迷的一年,廢紙價格上半年震蕩下跌,下半年基本穩定。受環保政策及綜合成本要素等因素影響,2014年國產原生紙漿產量減少,各類商品紙漿進口量增加,同時廢紙進口減少,國內回收廢紙的利用比例有所提高。2014年,國內回收利用廢紙4400萬噸,同比增長0.5%。
5.廢輪胎回收情況分析
2014年全國輪胎產量超過5.62億條,其中子午線輪胎產量超過5.11億條(全鋼胎1.12億條、半鋼胎3.99億條),子午化率90%。
我國廢輪胎回收利用行業主要是舊輪胎用于翻新,廢輪胎制造再生橡膠、橡膠粉和熱裂解。舊輪胎翻新是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的首選,2014年,我國廢舊輪胎年產生量約1000萬噸,無害化利用率約60%,其中翻新輪胎約1400萬條,由于國家標準《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和“三不包”(不包修、不包換、不包退)輪胎的影響,輪胎翻新企業近70%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給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受天然橡膠價格的影響,造成再生橡膠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又由于再生橡膠生產受環保的制約,大、中型企業引用環保的再生脫硫設備,小的不規范的再生橡膠企業處于停產整頓或倒閉的狀態。2014年,再生橡膠產量約350萬噸,橡膠粉產量約30萬噸,其中用于生產改性瀝青15萬噸。
我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設備由原來的引進到現今基本實現國產化,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出口到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
6.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情況分析
2014年中國家用電冰箱產量為9337萬臺,同比下降0.04%;生產房間空氣調節器1.57 億臺,同比增長11.46 %;洗衣機產量7114.33萬臺,同比下降1.2%;生產微型計算機3.51億臺,同比下降0.8%;彩電產量15541.94萬臺,同比增長10.8%。2014年家電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41萬億元,增幅達到10%,共完成利稅總額1407.3億元,利潤總額931.6億元,分別比去年增長19.5%和18.4%。
2014年,我國五種主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量約為13583萬臺,約合31萬噸。其中廢電視機回收量為5860萬臺;廢電冰箱回收量為1332萬臺;廢洗衣機回收量為1420萬臺;廢房間空調器回收量為1961萬臺;廢微型計算機回收量為3010萬臺。
2014年6月,財政部發布第四批獲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至此,全國一共有106家處理企業具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資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不屬于危險廢物,可以跨省收集和運輸。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原料的競爭。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價格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繼續上漲,導致處理企業的處理成本不斷增加,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7.報廢汽車回收情況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5447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972萬輛),同比增長12.4%。為推動各地加快黃標車的淘汰工作,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六部門印發了《2014年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工作實施方案》,并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實行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工作月調度制度,每月通報各地淘汰任務進展。各地紛紛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動了淘汰工作。2014年我國回收拆解報廢汽車220萬輛,其回收量占汽車保有量的1.42%。
2014年我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發展穩步推進,全國獲得拆解資質的企業數量達597家,同比增加3.65%;隸屬回收網點2432個,同比增長1.4%。報廢汽車回收網點已覆蓋全國80%以上的縣級行政區域。
8.報廢船舶回收情況分析
2014年,我國拆船業在船舶拆解量上繼續穩居世界前兩位。大量的廢舊船舶得到安全環保拆解,為加速國內老舊運輸船舶淘汰、消解過剩運力、促進航運節能減排提供了有力支持,拆船業貢獻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但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內需拉動有限,制造業景氣度下滑,鋼鐵產業結構性過剩,廢鋼及拆船下游市場需求不旺且價格持續下跌等因素影響,拆船業的經濟效益則表現不佳,企業拆船物資大量積壓,資金周轉困難,用工和財務成本大幅增長,已經導致連續三年處于虧損狀態。
2014年,國內拆船企業拆解國內外各類廢船251艘193萬輕噸(約合83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2.4%。其中,國內廢船109萬輕噸,同比增長111.8%;進口廢船85萬輕噸,同比下降57.2%。
9.廢玻璃回收情況分析
2014年我國生產平板玻璃79262萬箱,同比增長1.1%,日用玻璃器皿及包裝容器產量2500萬噸左右。我國玻璃企業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中東部地區。廢玻璃產生渠道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玻璃生產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企業定期停產產生的廢玻璃,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丟棄的玻璃包裝瓶罐及打碎的玻璃窗碎片。2014年,我國廢玻璃回收量為855萬噸,同比增長0.7%。
10.廢電池回收情況分析
2014年我國電池產量約476.8億只,其中,鋰離子電池累計完成產量52.87億只,同比增長10.9%;原電池產量312.5億只,同比增加0.15%。電池出口總量296.3億只,進口電池總量47.4億只,電池消費量227.9億只。
2014年廢電池(鉛酸電池除外)回收量約為9.5萬噸,其中:廢一次電池回收量約為3萬噸,廢二次電池回收量約為6.5萬噸。
二、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ㄒ唬?行業整體水平較低
目前, 再生資源回收行業80%以上從業企業是“夫妻店”、“小作坊”,規模化企業數量少,缺乏現代管理制度和現代化經營組織方式。行業內技術研發普遍投入不足,大多數企業以手工拆解、簡單拆解為主,設備簡陋、技術落后,行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不高;多數企業對優質再生資源的加工利用水平差,分揀加工產生的產品附加值低,產品結構單一,科技含量少,增值水平低,同質化現象明顯?;厥掌髽I出于逐利考慮,對回收品種“利大搶收,利小不收”,廢紙、廢金屬等價值較高的品種回收率可達70%,廢玻璃等價值低的品種回收率僅20%左右,大量可用資源無人問津,造成嚴重浪費。
?。ǘ?政策環境不完善
近年來,各部門、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缺乏統籌性和系統性設計,政策沒有形成合力。同時,我國缺乏對回收環節的政策激勵機制,大多數政策僅針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回收行業多次提出財稅政策支持弱、企業用地難、回收車輛進城難等問題,一直沒有妥善解決。此外,再生資源回收企業不公平競爭的問題依然存在,2011年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增值稅優惠政策取消后,各省份的增值稅地方留成返還比例不一致,甚至有地區對企業實行包稅制,導致各地企業的實際稅負不一樣,企業不能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為了生存就會出現跨省流動,不利于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ㄈ?法律體系不健全
發達國家的基本經驗是在生產、回收、利用多個環節均有法可依,依法管理。而我國雖有一些循環經濟、節能環保領域的法律法規,但法規體系不完善,針對回收環節的專門性法律文件僅有一部部門規章《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法律效力低、規范力度小,部分條款已不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生產、利用環節的相關法律法規中,也缺乏鼓勵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的較為系統的規定。我國除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初步建立起生產者責任制度以外,其他品種的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責任制度尚未建立,政府、企業、個人各方責任義務也未劃分清楚,造成廢棄物產生、回收、利用、監管無人負責、責任不明的局面。
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一) 對行業發展環境及相關因素分析
1.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對行業發展提出挑戰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深度調整之中,復蘇動力不足,地緣政治影響加重,不確定因素增多,推動調整結構成為國際社會共識。展望2015年,我們認為由于全球經濟復蘇基礎仍然較弱,房地產調整遠未到位,一些領域存在較大的金融風險,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凸顯,2015年面臨的困難可能比2014年還要大。我國發展面臨“三期疊加”矛盾,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數量擴張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不僅意味著經濟增長轉向中高速,而且伴隨著深刻的結構變化、發展方式變化和體制變化。而結構、方式和體制的變化不斷推進、顯現,正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新動力所在,機遇所在。
2.國家宏觀調控帶動再生資源行業發展
2015年國家將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建立規范行政審批的管理制度。2015年政府將堅持有保有壓,化解過剩產能,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2015年國家將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完善出口退稅負擔機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讓地方和企業吃上“定心丸”。新環保法實施按日計罰、行政拘留、引咎辭職等新處罰制度,增加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的不環保經營的“違法成本”。鐵礦石資源稅征收比例下調,廢鋼鐵行業將受到較大影響。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推進工業廢物和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2005年底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要全部淘汰。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上述的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將帶動再生資源行業發展。“一帶一路”的建設,也將有利于各國共建國際大通道和經濟走廊,對經濟、產業、資本市場都有重大利好,也將推動我國再生資源的產業發展。
3.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助力行業回收水平提升
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的《關于建立完整的先進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的意見》(國辦發[2011]49號)。《意見》中提出,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循環發展與科技創新相結合;多渠道回收與集中分揀處理相結合;全面推進與因地制宜相結合。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網絡完善、技術先進、分揀處理良好、管理規范的現代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各主要品種廢舊商品回收率達到70%。2015年1月26日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和供銷合作總社制定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2015-2020年)》發布。《規劃》中介紹,到2020年,在全國建成一批網點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回收方式多元、重點品種回收率較高的回收體系示范城市,大中城市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平均回收率達到75%以上,實現85%以上回收人員納入規范化管理、85%以上社區及鄉村實現回收功能的覆蓋、85%以上的再生資源進行規范化的交易和集中處理。培育100家左右再生資源回收骨干企業,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達到2.2億噸左右。行業規?;洜I水平大幅提升,技術水平顯著提高,規范化運行機制基本形成。根據我國有關部門的相關政策指引,我國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將進入系統化、規范化階段,政策的指引有望帶動再生資源回收市場的迸發。
?。ǘ?行業整體及各品種趨勢預測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我國經濟平穩轉入新增長階段的關鍵時期。宏觀政策需要順應目前調整的趨勢,并對短期意外沖擊保持警惕,將經濟波動控制在較小范圍內。綜合內外條件,2015年政府消費退出、房地產及其相關消費增速快速下降后,新消費熱點的培育將進一步加強。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產業正處于較快發展階段,國家加大對汽車生產和消費領域的支持。進一步加大信息化基礎設施投資,降低信息消費門檻,以信息消費帶動傳統商業和產業的信息化改造升級。
2015年是規劃年,而且“十三五”規劃具有“承上起下”的重要作用。“十三五”時期是實現第一個100年目標的沖刺階段。著力推動中國經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顯著提高一些戰略性產業(汽車、節能環保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支持已形成一定新的優勢產業(如高鐵、光伏產業、造船業和支線飛機)繼續做大做強。鋼鐵、煤炭、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光伏等行業產能過剩嚴重,控制增量優化存量,積極穩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也在有序推進,如河北省削減鋼鐵產能達數千萬噸。
預計2015年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總量將小幅增長;部分再生資源價格將繼續維持震蕩下跌趨勢;傳統再生資源企業經營將更加困難,一些具有創新型商業模式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將不斷出現;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將進一步加快,對于化解產能過剩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互聯網+”思維將給傳統再生資源回收注入新的活力。具體分品種看:
1.廢鋼鐵回收趨勢預測
2015年,國內經濟運行對鋼材消費強度減弱,鋼材市場供大于求,低價位、低效益的局面仍會延續。廢鋼鐵產業發展的外部條件不會發生大變化。我國廢鋼鐵產業的發展將繼續在“消耗下降的低谷期、價格下滑的低迷期、企業生存發展調整期”的新常態階段運行。
2015年,粗鋼產量小幅增長,廢鋼鐵消耗總量略有提升,廢鋼鐵價格小幅下降的走勢仍將延續,鋼鐵企業廢鋼鐵消耗下降局面很難改觀,廢鋼鐵加工企業經營狀況日趨艱難。
2.廢有色金屬回收趨勢預測
在經濟步入“新常態”,國內有色金屬產能延續過剩的格局下,2015年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的需求量不會有顯著增加,市場價格也不會有明顯提高。加之近年進口含銅、鋁廢料價格持續倒掛,更多采用國內回收廢有色金屬將是接下來幾年中不可逆轉的趨勢。
國內有色金屬制品的消費量和社會積蓄量不斷增加,初步估算,2015年國內廢有色金屬回收量將繼續保持穩定,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較小。
隨著政府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2015年,有色金屬回收利用市場環境有望進一步優化?!顿Y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增值稅優惠政策目錄》即將修訂出臺,更多有色金屬再生利用企業有望享受到增值稅優惠政策,有利于提高企業競爭力;《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2015-2020)》的頒布,也將加速我國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對采用國內廢料生產的再生金屬企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3.廢塑料回收趨勢預測
2015年塑料市場需求不足,塑料加工業下行壓力加大,將直接影響廢塑料再生利用量的增長。但是2015年國家實施新的經濟政策,塑料加工業將受惠于重點領域項目建設而有所作為。近期石油價格低位運行,塑料原料價格大幅回落趨于穩定,其他影響企業經營的因素變化不明顯,可為塑料加工企業帶來短期利好。
未來幾年,亞洲特別是中國將繼續擔當全球聚合物市場增長的引擎,持續的城市化進程和經濟發展將加快塑料的需求增長步伐。這些國家正以繁榮的國內及再出口市場為后盾,積極提升再生塑料加工能力。日本、韓國等成熟市場的再生塑料生產商將通過提升產業鏈,進軍細分的差異化市場,逐漸讓出低端市場份額。
4.廢紙回收趨勢預測
由于經濟發展放緩,需求增長下降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改善,造紙行業景氣度不會快速回升,加上部分產品存在結構性、階段性產能過剩問題,預計2015年國內制漿造紙及紙制品行業生產和消費情況將會延續2014年的態勢,廢紙回收行業總體會保持平穩,但市場不會有太大起色,整體表現應會略好于2014年。
5.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趨勢預測
2015年,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首批目錄產品(四機一腦)的理論報廢量將繼續增長。而黑白電視機的理論報廢量仍將持續下降。由于首批目錄產品中,電視機處理量巨大、且補貼標準高,導致處理基金收支嚴重失衡。目前,財政部正在研究調整處理基金征收和補貼標準。預計2015年,在新的基金征收和補貼標準下,首批目錄產品的回收處理數量較2014年持平或略有下降。
隨著財政部第四批獲得處理資金補貼的企業名單的發布,絕大部分具有資質的處理企業已經進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處理企業間的原料競爭將進一步加劇。此外,隨著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不斷增加,處理行業的利潤空間將不斷縮小。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將更加活躍。
6.廢輪胎回收趨勢預測
2015年,我國廢舊輪胎年產生量約1100萬噸,受國家標準《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和“三不包”(不包修、不包換、不包退)輪胎的影響,輪胎翻新企業近70%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輪胎翻新數量預計將同比減少50%以上。由于受天然橡膠價格和環保的影響,造成再生橡膠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再生橡膠生產將比2014年下降30%左右,規模大管理規范的企業將受到國家的支持。橡膠粉產量約35萬噸,其中用于生產改性瀝青15萬噸。
2015年我國舊輪胎的進口在原有試點數量的基礎上,擴大試點的數量,以緩解國內胎體緊張的局面。
7.報廢汽車回收趨勢預測
2015年,國內宏觀經濟增速繼續減弱,市場需求復蘇動力不足,尤其是我國鋼鐵行業仍在進行結構調整,導致鋼材產能下降,廢鋼價格低迷不振,也將對報廢汽車回收拆解銷售產生不利影響。但2015年又是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面臨經營困難與發展機遇并存的一年,預計報廢汽車回收量可達到280萬輛,同比增長27.3%,企業經濟效益也會進一步提升。
對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產生利好最大影響的因素:一是2015年是政府實施強制淘汰黃標車的關鍵一年,將促進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發展;二是拆解材料市場價格低位回升,拆解可回用零部件再利用率有望提升,拉動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經濟效益增長。
8.報廢船舶回收趨勢預測
2015年,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局面依舊難以改變,國際環境依然充滿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從廢船供應市場分析,近幾年國內外航運業仍然是低迷徘徊,運力過剩狀況難以扭轉,加上香港公約(HKC)、歐盟拆船法案(EU SRR)、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的生效以及新船交接等影響,國際老舊船舶退出市場的腳步短時間內不會停止。在我國,加速老舊運輸船舶淘汰等政策的繼續實施,2015年地方航運企業依舊會有大量的廢船面臨淘汰拆解。
預計國內拆船業2015年廢船拆解量仍將繼續呈現下滑的態勢,預計將回落20%以上。
9.廢玻璃回收情況分析
回顧2014年玻璃現貨市場走勢,整體表現為“價格走勢低于預期,新增產能繼續增加,區域間競爭加劇,醞釀新一輪整合行情”。目前,玻璃現貨價格和年初大部分業內人士所預測的大相徑庭,主要原因是下游房地產等行業對玻璃的需求減量過多和新增產能的沖擊。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玻璃行業經濟運行形勢嚴峻,22%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額超過了37億元,增長67%。由此可見,2015年玻璃行業行情不容樂觀。2015年,國內規模以上日用玻璃生產企業工業總產值將達到 2000 億元左右,總產量將達到2800萬噸左右。預計2015年廢玻璃回收量較上年將小幅下降,回收價格將震蕩下跌。
10.廢電池回收情況分析
|
相關文章
- 全球及中國VOCs行業分析研究報告(2024)簡介2024-06-07
- 中國商用廚余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報告(2024)2024-06-26
- IIM信息:全球及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分析報告2024-08-07
- 丁二酸(酐)行業全產業鏈分析報告2024-10-10
-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國綠色甲醇行業分析報告2024-12-1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2025-01-24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